壽險業總算暫時脫離匯損陰霾,8月份新台幣貶值2.3%,推升壽險業外匯價格準備金,暴漲至3062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專家分析,接下來9月份聯準會若啟動降息,面臨新台幣可能有新波段升值,壽險業將視情況調整避險策略。
8月份新台幣狂貶近7角,讓壽險業避險壓力喘口氣,海外投資評價利益和處分利益同步上升,推升六大壽險公司的外匯價格準備金暴漲至3062億元,創史上新高紀錄。
保經公司業務副總 程睿紳:「上次外匯從33塊快速掉到29,甚至28點多,而產生了匯損,那時候就被要求增提(外匯準備金),那現在又從29回到30.5,所以就發現到原來在低點的時候,被要求提存,那回升到高點了,就創下了所謂的史上最高的現象。」
壽險業8月份外匯準備金,比7月底的1950億元大增超過5成,對比5月份一度燒到僅剩188億元低點,壽險業者在匯益支撐下,準備金明顯回升。根據統計,各大壽險業8月底的外匯準備金餘額都顯著攀升,國泰人壽超過650億元,富邦人壽更突破800億元,新光人壽回升到700億元,台灣人壽則是超過200億元。
不過隨著聯準會9月預計啟動降息,恐發生美元貶值,非美貨幣升值,對此專家分析,壽險業者將視情況,動態調整避險策略。
顧德投顧分析師 黃紫東:「因為我們的8月基本上,新台幣已經算是連續性的貶值,所以9月份稍微讓它升一點,還算在可控範圍之內。壽險業者就會把一些,比如像是保險的責任準備金,先撥到外匯準備金這個部分,那第二個部分呢,可能他們就會稍微做一個動態的調整,就是再加重遠期外匯的佈局。」
展望後市,匯率波動仍是壽險業的一大考驗,專家表示,也可以透過用多元幣別收支來降低匯率風險,另外面對即將接軌IFRS以及ICS2.0國際準則,壽險業也須做好資產快速揭露的準備。(記者謝旻蓁、蘇韋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