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出現意外下滑,引發市場對通膨趨勢的討論。數據公布後,美股反彈、債券殖利率下挫,投資人押注聯準會有非常高的機率下周啟動降息。不過,專家提醒,物價壓力並未全面消退,且就業數據也釋出疲弱訊號,後續經濟走勢仍充滿變數。
CNBC商業新聞編輯 Rick Santelli:「周三早上最新消息,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原本預期是上漲0.3%,結果,不是喔!是下跌0.1%。哇!這可是自今年4月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值,當時是下跌0.2%。」
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意外出現下滑,遠低於先前市場預期,通膨壓力暫時獲得緩解。
佩恩資產管理財富顧問 Courtney Garcia:「我覺得現在真的要看接下來的CPI數據怎麼樣,因為今天這個數字真的滿出乎意料的,理論上如果這變成一種趨勢,可能會出現通縮的狀況,但我覺得現在說這個還太早,所以我們還要看接下來其他數據怎麼走,才能知道整體趨勢會怎樣。不過就目前來看,這份報告其實已經在暗示,利率有可能會繼續往下掉,如果後續還有類似的數據,那對市場來說應該是個利多。」
數據公布後,美股與期貨市場上揚,債市殖利率小幅走低。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下周將進行今年首次降息,甚至出現部分聲音,押注更大幅度的調降。
嘉信理財固定收益策略長 Kathy Jones:「這次的數據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物價下降,其實大多是來自利潤空間的縮小,特別是服務業那邊,像是醫療照護,不是在商品方面,商品價格反而還是有上漲壓力。所以整體來看,沒有表面數據那麼單純,算是一體兩面。不過呢,這樣的數據,確實讓聯準會下次會議上,有更大空間可以考慮降息。」
儘管通膨走勢趨緩,但美國就業市場卻傳出隱憂,專家警告,若物價再次回升,而經濟與勞動市場同時走弱,恐怕會引發「停滯性通貨膨脹」。(記者 陳鳴駿、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