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米雷伊領黨的極右派執政黨在地方選舉慘敗,導致股匯一度大幅震盪,但強調還是會堅持加速推動經濟改革。儘管近期阿根廷通膨率有所趨緩,民眾卻普遍抱怨物價高漲、生活壓力沉重,米雷伊的改革之路難行,10月即將舉行的國會期中選舉,可能又是一場硬仗。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毫無疑問,從政治層面來說,我們遭遇了明顯的失敗。」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承認地方選舉慘敗,他所領黨的極右派執政黨「自由前進黨」,在政治風向球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只拿下34%選票,低於在野反對黨裴隆主義聯盟47%。這13個百分點的差距,也讓外界質疑米雷伊能否繼續推動經濟改革。
布宜諾斯艾利斯選民:「我認為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警鐘,他們應該聽取意見,才能改善現況。」
布宜諾斯艾利斯選民:「民眾已經受不了,生活各方面都有壓力。」
米雷伊2023年底上任以來,推行一連串激進改革,被稱為休克療法,大幅削減阿根廷政府開支,試圖扭轉長期惡性通膨,執政一年半來,通膨率確實大幅趨緩,但薪資和物價的落差,還是讓民眾覺得很難好好生活。
阿根廷民眾:「電費漲、什麼都漲,食物價格也在上升,根本無法負擔。」
阿根廷民眾:「通膨下降了我當然高興,但我個人現在是靠存款過活,打破存錢筒、從床墊下拿美元,薪水是不夠的,所有阿根廷人都得很努力。」
面對選舉挫敗,米雷伊強調改革不會停歇,但經濟學家提醒,選舉結果反映民怨累積,若民眾的不滿推升在野裴隆派勢力,政府可能繼續面臨挑戰。
經濟學家阿布拉姆:「這個訊號被經濟學家和金融市場解讀為,我們阿根廷人還沒決定,或對現行的經濟路線不確定。」
阿根廷社會逐漸分裂,一方面期待通膨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又因為民生困境,對經濟改革失去耐心,接下來10月將舉行的國會期中選舉,將是米雷伊與執政黨,能否穩住政局、繼續推動改革的關鍵考驗。
(記者李瀅瀅、林佳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