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評機構穆迪近期完成對台灣的評等定期檢查,報告指出,台灣經濟表現強勁,受惠於AI技術需求與半導體出口成長,2025年上半年GDP年增率達6.7%,但下半年動能恐因前期投資與庫存效應而放緩,全年GDP成長率預估上看4.5%。
值得注意的是,穆迪同時也示警,若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顯著下降、無力緩解人口老化對於經濟的負面衝擊、國內政治動盪導致機構品質和治理從根本上受到侵蝕,將對評級造成下行的壓力。
台灣今年第二季實質GDP年增率達8%,推動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到6.7%。整體成長動能強勁,主要受到全球對AI相關技術需求升溫,及美國對台晶片關稅暫停措施將於8月1日到期前,訂單大幅增加的帶動。儘管家庭私人消費依然疲弱,但半導體製造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仍保持強勁增長。
穆迪預估,台灣全年GDP成長率將落在4%~4.5%之間,由於先前的大量投資與庫存積累可能導致出貨量放緩,下半年成長動能可能減弱。至於美國近期提出對自台灣進口的半導體課徵100%關稅的提案,考量到台灣對美出口曝險相對小,加上與在美國持續投資相關的稅務優惠,該措施對台灣的實際衝擊預期有限。
穆迪說明,台灣「aa3」的經濟實力評分,反映了較高的人均收入和人力資本水平、高品質的實體和技術基礎設施,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資訊科技和電子產業,這與經濟高度集中於單一產業,加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互相平衡。而「aa2」的財政實力,反映出台灣適度的債務負擔,並擁有龐大的國內融資來源,為其強勁的債務承受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台灣「aa1」的制度與治理實力體現在其健全的制度架構、高效且具專業水準的立法與行政機構,及良好的政策執行紀錄;至於評估台灣為「Ba」級的事件風險敏感度,主要是基於政治風險的考量,特別與近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日益緊張有關。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