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是台北市核心的交通樞紐,每天通勤、轉車的人流就超過60萬人次,疫情前這裡店面通常是生活藥妝品牌,但疫情過後地下街一口氣進駐數十家甜點品牌,甚至到現在還有台灣在地品牌、海外首家門市都選在這展店,也讓甜點小店成就大商機!
清爽茶飲加入珍珠冰塊,在炎熱的天氣來上一杯,格外透心涼,搖著冰飲的同時,冰櫃旁邊還有各式口味的生乳捲。響應中秋節前夕,甚至可以預購金黃酥脆的菠蘿皮月餅,裡頭包著烏豆沙與鹹香蛋黃,或者新穎的奶黃酥。複合式甜點飲品最新插旗據點,不約而同都選在「交通樞紐」。
連鎖甜點品牌督導 許家玟:「我們第一間複合店的話,是開在我們南港車站,第二間我們選在台北車站,那這邊的話除了本國人,也有很多的外籍觀光客,我們預計業績上,會成長到五成左右。」
趕在中秋節檔期開幕,就是看好9月到10月的連假商機。而其實現在到台北捷運地下街晃一圈,清一色數十家店面,幾乎全是甜點與伴手禮品牌,堪稱一級戰區,甚至還有海外品牌飄洋過海搶進。
《非凡新聞》記者 傅儀文:「不只台灣本土品牌插旗北車,像是在日本非常有名的生甜甜圈專賣店,海外第一站就在台北車站,像我手上拿的這一個,就是門市最受歡迎的品項之一焦糖布丁。」
香草焦糖布丁疊在甜甜圈上,用焦糖卡士達醬包圍起來,層次更加豐富,更道地的提拉米蘇雪福,還是日本麵包大師客座研發,平日下午離峰時間,依舊能看到客人一顆、兩顆、整盒購買,門市不需太大,客人依然絡繹不絕。
餐飲顧問 侯升偉:「我們以往藥妝店的坪數需要比較大,那甜點店可能只需要3到5坪,所以相比之下,甜點店的坪效可能還比藥妝店的坪效還要更高。」
從台南人氣生乳捲、連鎖烘焙名店,再到日本生甜甜圈烘焙品牌,規模堪比百貨美食街的甜點聚落,搶攻的正是台北車站六鐵共構、每天超過60萬人次的通勤轉乘人流,畢竟「人潮就是錢潮」,成為各家品牌積極競逐的目標。(記者 傅儀文、黃名緒/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