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半導體之後,美中科技戰火延燒到光通訊,中國商務部公告,對以康寧為首的美國光通訊廠,銷往中國的網路通訊關鍵線材,課徵最高78.2%的反傾銷稅;專家認為,短期不會為台灣線纜廠帶來轉單效應,但後續如果進一步擴大至AI用光通訊模組等領域,加上矽光子產業帶動,台廠可望迎接龐大商機。
長途通訊、幹線、有線電視、環路饋線等通訊基礎建設,仰賴高頻寬遠距離的傳輸,不過中國商務部公告,對以康寧為首的美國光通訊廠,銷往中國的網路通訊關鍵線材產品「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課徵最高78.2%的反傾銷稅,9月4號起生效,業界關注,台灣線纜廠是否可望迎來轉單。
資深分析師 翁偉捷:「事實上就目前看起來,國內的電線電纜的廠商,其實跟光通訊的纜線這一塊,其實並沒有太明確有業務相關的一個發展,不過以後續的狀況來說,目前台灣的光通訊的這些廠商,目前都還是以CPO這樣子的一個題材為主,反倒是在這次的關稅議題之下,真正影響帶動出來的一個效果,其實並不明顯。」
專家認為,此次中國關稅大刀揮向美企,建置網路通訊的關鍵線材,並不會馬上為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 楊家豪:「下一步中國會不會對於一些高階的光纖產品,或者是說再下游的一些光收發模組,或者是光通信的電纜來加以制裁,我國的業者有可能就是可以受惠於美中對抗的環境當中。」
隨著科技業競爭光通訊成為下個戰場,加上資料中心對AI伺服器的需求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