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新聞特攻隊
英特爾曝美政府入股內幕、新一代製程前景 坦言將「永遠依賴台積電」
英特爾財務長戴維津斯納(David Zinsner)出席花旗「2025年全球科技、媒體和電信大會」,親自披露近期外界關注的事宜。(圖/路透社)
▲英特爾財務長戴維津斯納(David Zinsner)出席花旗「2025年全球科技、媒體和電信大會」,親自披露近期外界關注的事宜。(圖/路透社)
字級:
A+
A-

近日美國政府以補助換股權,罕見直接入股英特爾(INTC)10%,引發外界熱議;對此,英特爾財務長戴維津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美國政府入股不僅消除了補助資金的不確定性,更讓公司獲得穩定財務後盾,同時強調並不會干預公司經營。另一方面,他也透露現有高達3成產品交由台積電代工,並大讚其是「極佳的合作夥伴」,坦言未來仍將依賴台積電 ,雙方合作將長期存在。

根據外媒《Wccftech》等報導,Zinsner週四(4日)出席花旗舉行的「2025年全球科技、多媒體與電信會議」,在與花旗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的對談中,解釋美國政府破例持有英特爾10%股權的細節。他指出,過去英特爾約57億美元的補助款處於不確定狀態,已領到的22億美元也附帶追討條款,甚至《科學與晶片法案》中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能否入帳仍未定案。但隨著美國政府直接入股,種種疑慮消除,補助金大致一次到位,僅剩30億美元將在幾年內分期撥付。而針對外界擔憂政府恐干預英特爾事務,他強調,美國雖成為股東,但承諾將依董事會建議投票,不會干涉經營。

至於市場關注的晶圓代工事業獨立性,Zinsner表示目前尚不具投資吸引力,因此近期不會分拆,但未來不排除可能開放部分股權;但由於政府持有認股權證,出售比例將受限於49%以下。此外,公司出售旗下可程式化晶片子公司亞爾特拉(Altera)的交易已進入收尾階段,可望在數週內完成,屆時將挹注約35億美元資金;軟銀集團(SoftBank)的投資案也預計於本季底完成監管審查,進一步充實現金流,將協助英特爾償還38億美元到期債務,Zinsner強調,公司「不打算再融資」。

至於製程進展,他承認過去幾年的大規模擴建對財務造成壓力,但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對下一代14A製程信心十足。14A將導入高數值孔徑(High-NA)EUV曝光技術,製程更複雜,成本高於18A,預期2026年即可確認量產是否已經準備就緒,這將是英特爾扭轉虧損的重要里程碑,成為左右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Zinsner進一步透露,目前英特爾有30%產品委託給台積電代工製造,包含Lunar Lake與Arrow Lake處理器,雖然長期目標是逐步降低比重,但他認為未來比例仍將高於十年前,他強調「台積電對我們而言是很棒的合作夥伴」,並坦言英特爾對台積電的依賴「將長期存在」。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Insights週二(2日)發布的分析報告,英特爾2024年研發支出達165.5億美元,居全球晶片製造商之首,年增3.1%,超越三星與台積電台積電則為63.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七,年增8.8%。儘管投入龐大資金,英特爾至今卻未能交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製程技術,主因在於英特爾同時投入晶片設計與製造兩大領域,研發費用高居不下,但18A製程仍存在良率與產能隱憂,讓市場對其量產能力心存疑慮。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