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以補助換股權,罕見直接入股英特爾(
根據外媒《Wccftech》等報導,Zinsner週四(4日)出席花旗舉行的「2025年全球科技、多媒體與電信會議」,在與花旗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的對談中,解釋美國政府破例持有英特爾10%股權的細節。他指出,過去英特爾約57億美元的補助款處於不確定狀態,已領到的22億美元也附帶追討條款,甚至《科學與晶片法案》中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能否入帳仍未定案。但隨著美國政府直接入股,種種疑慮消除,補助金大致一次到位,僅剩30億美元將在幾年內分期撥付。而針對外界擔憂政府恐干預英特爾事務,他強調,美國雖成為股東,但承諾將依董事會建議投票,不會干涉經營。
至於市場關注的晶圓代工事業獨立性,Zinsner表示目前尚不具投資吸引力,因此近期不會分拆,但未來不排除可能開放部分股權;但由於政府持有認股權證,出售比例將受限於49%以下。此外,公司出售旗下可程式化晶片子公司亞爾特拉(Altera)的交易已進入收尾階段,可望在數週內完成,屆時將挹注約35億美元資金;軟銀集團(SoftBank)的投資案也預計於本季底完成監管審查,進一步充實現金流,將協助英特爾償還38億美元到期債務,Zinsner強調,公司「不打算再融資」。
至於製程進展,他承認過去幾年的大規模擴建對財務造成壓力,但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對下一代14A製程信心十足。14A將導入高數值孔徑(High-NA)EUV曝光技術,製程更複雜,成本高於18A,預期2026年即可確認量產是否已經準備就緒,這將是英特爾扭轉虧損的重要里程碑,成為左右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Zinsner進一步透露,目前英特爾有30%產品委託給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Insights週二(2日)發布的分析報告,英特爾2024年研發支出達165.5億美元,居全球晶片製造商之首,年增3.1%,超越三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