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強攻矽光子技術,在美國申請相關專利,甚至數量已經超車英特爾,台廠矽光子相關供應鏈包括采鈺、上詮等,營收挹注有望在明年成為關注焦點,另外三星也緊追台積電的腳步,導入最強設備,生產1.4奈米製程晶片。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矽元素讓運作更有效,矽光子已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下半年,全面導入Spectrum-X交換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上半年展示出,第一款採用共封裝光學元件的Spectrum-X交換器,被業界視為AI資料中心的救心針,隨著AI資料傳輸量愈來愈大,矽光子成為打造超高速傳輸的關鍵技術,而台積電在這方面的布局也有了成果。外媒指出,台積電在美國申請超過50件矽光子相關專利,數量比英特爾多了快一倍,搶得先機。
資深分析師 許博傑:「采鈺在整個晶圓級的光學薄膜區塊,算是有一些專利,而且台積電有技轉給它,那當然我想在明年部份,應該是有機會在光耦合收發端,這一塊來出現新的產品,從整個相關台廠矽光子,來看今年的營收當然矽光子部份,還沒有納入,不管是聯亞、聯鈞,甚至是上詮等等。」
分析師認為,隨著輝達AI晶片持續演進,高速傳輸需求勢必成為未來重點,再加上去中化趨勢推動,明年有望推出相關矽光子產品,將為相關台廠帶來營收挹注;另一方面,三星也緊追台積電,導入第一台高階高數值孔徑的極紫外光機,強攻1.4奈米製程生產。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 柴煥欣:「三星可能會領先台積電,然後用在1.4奈米這是有可能,英特爾的話可能也在18A的時候,就已經正式導入,台積電目前本身已經有一台,但目前還是在實驗的產線,但是這不會影響到台積電的任何競爭力。」
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南韓政府也針對半導體進口材料與設備,給予關稅減免,就是要強化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的競爭力,不過專家表示,在設備投資方面,關鍵不在於誰先誰後,而是公司整體策略與成本規劃,因此台積電競爭力,並不會 因此受到影響。(記者黃靖棻、熊汝璽/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