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錢線百分百
遭控違反隱私蒐集數據 Google判賠4.25億美元 仍堅稱無不當行為
Google被控違反用戶隱私,在已關閉追蹤的情況下,仍非法蒐集數據,因此遭裁定賠償4.25億美元。(圖/路透社)
▲Google被控違反用戶隱私,在已關閉追蹤的情況下,仍非法蒐集數據,因此遭裁定賠償4.25億美元。(圖/路透社)
字級:
A+
A-

美國舊金山聯邦陪審團週三(3日)裁定,Google因侵犯近1億名用戶隱私,必須支付4.25億美元(約新台幣131.3億元)賠償金。原告指控,Google在長達八年間,即便用戶已關閉「網路與應用程式活動」(Web & App Activity)功能,仍持續蒐集並利用個人資料。雖然最初索賠金額高達310億美元,但陪審團最終裁定Google僅須就其中兩項隱私侵害負責,且不涉及惡意行為,因此免於懲罰性賠償。

這起集體訴訟於2020年7月提出,原告指控Google,即便用戶關閉追蹤功能,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仍透過與Uber、Venmo及Meta旗下Instagram等應用程式合作,利用Google Analytics持續獲取使用者數據,嚴重違背隱私承諾。據《路透》、《法新社》等報導,美國聯邦地區法官希柏格(Richard Seeborg)認定此案符合集體訴訟條件,涵蓋約9800萬個Google用戶與1億7400萬台裝置;原告最初求償逾310億美元,但陪審團最終認定Google在三項隱私侵權指控中,僅須為其中兩項負責,並裁定其行為並非出於惡意,因而免除懲罰性賠償。

儘管此案判決賠償金額已較原先大幅縮減,但仍對Google聲譽造成不小衝擊。對此,Google發言人雖承認裁決結果,但強調公司並無不當行為。法律專家則指出,這凸顯大型科技公司在數據管理與隱私保護上面臨的風險,後續恐迫使Google調整隱私政策與營運方向。

不過,這項判決並未拖累市場信心。由於Google在壟斷案中的勝訴消息,法院裁定無須出售Chrome瀏覽器,母公司Alphabet(GOOGL)3日股價大漲9.14%,收在230.66美元,登上歷史新高,市值一夕暴增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70.5兆元)。

Google近年來隱私訴訟纏身,2019年多名家長指控旗下YouTube違法蒐集數千萬名13歲以下兒童的資料,並利用演算法延長使用時間、推送更多廣告,近日Google同意支付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08億元)和解,涉及在2013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期間,曾在YouTube收看視頻的13歲或以下兒童,預估人數約3500萬至4500萬名,由於只有少數兒童提出申訴,原告律師估計合格者平均可獲至少30美元賠償,這項和解協議仍有待法院批准。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