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錢線百分百
AI眼鏡搶光! 台廠拚參與Micro LED製程測試
字級:
A+
A-

AI智慧眼鏡即將進入高速成長期,各大品牌都積極布局,當中更高規格的客制化或標準型DRAM必不可少,且目應用最廣的技術仍以Micro OLED為主,台灣廠商積極參與Micro LED製程相關測試,今(2)日包括驊訊、錼創科技-KY創、義隆等智慧眼鏡概念股,股價同步衝上漲停。

民眾:「智慧眼鏡戴久了,眼睛還是會有視力上的損害,可能要等它再成熟一點才會考慮買,我看好這個AI功能,Sony或蘋果之類的。」

民眾:「如果AI比如說有一些語音輔助的話,就是可能結合智慧型手機功能,我覺得挺好,價錢7、8000的話還可以。」

功能越來越多,讓民眾對於AI智慧眼鏡充滿興趣,科技大廠、手機品牌與AR眼鏡廠商接連布局,Meta首款搭載螢幕的AI眼鏡,可能命名為Hypernova或Meta Celeste,今年底將有機會問世。

外國科技部落客:「今年Connect 2025大會的焦點應該就是智慧眼鏡,我們希望在年底前就能戴上,Celeste可能會類似於雷朋智慧眼鏡,我們講的是一個時髦的設計,有用的AI功能、內建相機,而且還新增了一個重要的內容,一個螢幕。」

AR/AI眼鏡等穿戴裝置,尋求更高算力、頻寬、記憶體密度,其中更高規格的客制化或標準型DRAM必不可少,且目前AR眼鏡市場應用最廣的技術仍以Micro OLED為主,台灣廠商積極參與單晶全彩Micro LED製程相關測試。

錼創科技-KY董事長 李允立:「目前推出還是以單色的AR眼鏡為主,主要的原因是單色的Micro LED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所以量產跟市場化沒有問題,當然我們未來看覺得AR眼鏡一定是往全彩來前進,只是說全彩的Micro LED技術,還在持續開發當中,我們估計大概兩年三年左右可以完成來上市。」

傳聞已久三星、蘋果正在開發自家AI眼鏡,預期能在2025年到2026年上市,台廠宏達電近期也推出首款AI眼鏡,智慧眼鏡概念股包括驊訊、錼創科技-KY創、義隆周二股價同步攻上漲停,宏齊大漲超過6%,華邦電一度衝上20.65元,隨後高檔震盪翻黑失守20元關卡,AI眼鏡技術功能雖不斷突破,在消費市場普及仍然需要一段時間。(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