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不確定因素壟罩,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貴金屬市場迎來漲勢,黃金現貨和白銀現貨,周二雙雙站上3500美元與40美元關卡,衝破歷史新高價。專家分析,受到降息預期升溫,以及央行獨立性爭議,美元走弱,市場資金流向黃金;展望後市,今年底前黃金有望來到3700美元。
美國上周公佈PCE數據,仍在可控範圍,加深降息預期,周二黃金、白銀價格雙雙勁揚,現貨每盎司分別站上3500美元和40美元大關,刷新歷史高價。專家表示,美元指數回落,為貴金屬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貴金屬市場迎來強勁漲勢,今年以來銀價和金價,分別累漲約40%和32%,尤其白銀的亮眼表現引人注目,不僅受惠於黃金上漲的帶動,強勁的工業需求也扮演關鍵角色。而這波貴金屬主要上漲動能,來自於貨幣政策鬆動,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抨擊聯準會,引發央行獨立性爭議,進一步提高投資人避險意識。摩根大通研究部目前預估,今年底金價將達每盎司3675美元,並在2026年第二季升至4000美元。專家也分析,現階段市場消息面雜亂,展望後市,黃金穩健上升趨勢不變。
銀樓業者 鄭如芳:「黃金看漲是確定的,就是黃金原本大家都看漲,還有因為通貨的膨脹,通膨的因素,而使得黃金不敗。黃金它是很穩健的,它是一個貨幣,它在各國的央行都是準備金。之前國外的專家已經有說明,就是說黃金一定就是(今年)上看3700美元。」
金價上漲也帶動相關ETF漲勢,像是國內掛牌期元大S&P黃金、期元大S&P黃金正2,以及期元大道瓊白銀都有顯著上揚,專家建議,可以分批布局黃金ETF和金礦類股,同時留意金價衝高拉回契機,再逢低進場。(記者 謝旻蓁、蘇韋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