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台股公開申購熱潮持續升溫,當中還以保健食品大廠大研生醫受到矚目,因為潛在報酬率高,以今(1)日以298.5元開盤, 以盤中280元為均價來計算,抽中一張約可賺超過12萬元,吸引超過31萬人搶購,不過不只上市櫃,今年生醫新創公司,也再掀募資潮,截至目前就有八家公司,合計吸金超過40億元。
成功按下按鈕,確定申購成功,保健食品大廠大研生醫預計9月9日上市掛牌,光是公開申購期就吸引超過31萬人認購,看中的就是中籤後的潛在報酬率,以申購價158元計算,若是抽中一張,就能賺超過10萬元。
大研生醫董事長 張家銘:「我們的客群還是還是35到55歲,所以其實電商的旺季都是雙十一雙十二,所以第四季一定會是大大超出前三個季度。」
公開申購就是希望「募集資金」,而其實不只上市櫃,今年生醫新創公司也掀起募資潮,累計至今就有八家公司,合計吸金超過40億元,像是生物製造公司麗寶新藥,主力開發蛋白質免疫新藥,不只有母集團麗寶集團加持,也吸引台新證創投、中華開發、
麗寶新藥總經理 劉朝瀚:「預計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來啟動全球的皮膚T細胞淋巴癌第三期臨床試驗,我們也在布局其他實體腫瘤,實體腫瘤的適應症,以及國防相關需求的緊急輻射症候群,一邊進行臨床癌症藥物的開發,同時間也走這個國防醫療,透過這兩條線,可以互相平衡風險。」
另外在第四季闖進資本市場的,還有生物醫藥技術公司安立璽榮,6月完成近10億元募資,是今年募資規模最大,生技儀器公司新析生技,完成A輪募資7.5億元,要打造台灣首家生技高階儀器國際品牌,疫苗開發的台宇生醫,開發核醫放射性藥物的普瑞墨等等,也同步吸金。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 翁麗俐:「新創公司很多他的核心就是他的研發能力,那尤其生醫產業的話,他們會比較長時間才會有自己產業現金流收入,所以很多的公司募資,是為了要有足夠資金來繼續,加速發展跟研發。」
儘管今年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和匯率兩大變數震盪下,生技產業在資本市場熱度出現下滑,但在大股東支持與策略資金挹注下,還是有機會替產業轉型與創新研發,提供了新的動能。(記者傅儀文、蘇韋銘/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