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凍,據金管會統計,7月底國銀房貸、建融逾期放款餘額,各攀升到87.8及35.4億元,其中建融逾放月增額,更是剔除過去兩大個案影響後的近三年高點,銷售不順、資金周轉失靈,使得建商壞帳風險逐步升溫。另外,公股銀行指出,廠辦及房市需求下滑,且房市供給量持續放大,恐導致建商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不動產市場續凍到年底。
民眾:「如果有需求的話,可是我記得它(壽險業公司)好像,規定有比較嚴格一點,他的身分,利率也比較高。如果真的銀行已經借不到了,就會改其他的機構吧。」
民眾:「一定都會多加評估,壽險業我看我同事有些也是跟壽險公司借,他的利率不一定比較低,不一定比較高。」
房市景氣低迷,銀行端水位吃緊 ,有些民眾在求貸無門之際,轉向壽險業、農漁會或是網銀增加申貸機會。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3月保險公司新增房貸量超過600件,是兩年前的五倍。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 黃舒衛:「整個滾動式的檢討要到今年年底,所以預期在今年年底以前,在整個銀行資金荒的狀況,其實還是非常的嚴重。它(非商業銀行)在放款水位上面,其實是非常的寬鬆跟寬裕,所以一般民眾如果有需求的話,可能如果是保戶或者是農漁會的會員的話,都可以利用這樣子的借款資源。」
房市買氣大縮水,建商壞帳風險也上升,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房貸、建融逾期放款餘額各攀升到87.8億元以及35.4億元,其中建融逾放月增額達到近3年高點,且房貸逾放餘額也連五個月站在8字頭高點,反映出央行打房政策,讓房市交易急凍。
對此公股銀行指出,不動產市場恐凍到年底。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吳大任:「這些廠商在經營上,可能就是碰到比較大的困難,所以現在他們有一些可能,已經停止接單,是處在停工的狀態,這些企業如果他停工的話,那他的員工當然就會放無薪假,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就不敢去消費,甚至去買房。」
展望後市,在央行信用管制下,房市短期內難以復甦,專家分析現階段有自住需求的民眾,買房選擇更多元、議價也更有彈性,建議貨比三家,尋找合適進場時機(記者謝旻蓁、林家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