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言AI進入「實體AI」新時代後,台廠積極搶攻人形機器人商機。包括工業電腦廠如
輝達官方影片(2025.8.19):「接下來是實體AI的時代,所有會動的東西,都可能是機器人。」
各式機器人在產線上快速動作,揮舞手臂精準完成任務,實體AI時代即將到來,台廠積極布局,搶進人形機器人領域。
業界分析,在人形機器人尚未正式商用前,目前機器人的最大需求來自智慧工廠邊緣AI端,擅長自動化領域的工業電腦廠相對具備優勢。
根據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 柴煥欣:「我認為兩到三年只是解決初步的問題而已,第一個動作太過緩慢,是一個比較大的致命傷,第二個如何解決關節數太少的問題,第三個的話,則是在於下肢平衡系統,目前也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耗電的問題、散熱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通通加在一起的時候,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就會非常的高昂。」
除了設計問題,專家分析,成本恐怕才是人形機器人開發中最艱鉅的挑戰。不過台灣整體供應鏈相當完整,許多廠商經驗雄厚,也讓後續發展人型機器人更具有實力。(記者楊珩、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