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深夜新聞
輝達要開機器人禮盒 台IPC廠備戰"智"造商機
字級:
A+
A-

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言AI進入「實體AI」新時代後,台廠積極搶攻人形機器人商機。包括工業電腦廠如樺漢凌華等,已在智慧工廠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及無人搬運車(AGV)領域進行布局。樺漢指出,人形機器人仍需時間發展,預計約三到五年才能逐步成熟。

輝達官方影片(2025.8.19):「接下來是實體AI的時代,所有會動的東西,都可能是機器人。」

各式機器人在產線上快速動作,揮舞手臂精準完成任務,實體AI時代即將到來,台廠積極布局,搶進人形機器人領域。

業界分析,在人形機器人尚未正式商用前,目前機器人的最大需求來自智慧工廠邊緣AI端,擅長自動化領域的工業電腦廠相對具備優勢。

樺漢技術產品處資深協理 呂宜樵:「未來的AI產業,電腦會支援更高精度的,機器視覺與深度學習應用 ,樺漢從AMR和AGV的運行中,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於訓練人形機器人的AI模型至關重要。人形機器人仍需要時間的發展,預計約莫到三到五年,才能逐步成熟。」

根據鴻海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廠樺漢觀察,機器人的應用類型可分為工業型、服務型、特種型,以及個人與家用型,目前多數機器人已開始實際應用,並可串接雲端平台,但人形機器人尚未普及。專家同樣認為,人形機器人商用仍言之過早,整體設計恐怕還需持續加強。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 柴煥欣:「我認為兩到三年只是解決初步的問題而已,第一個動作太過緩慢,是一個比較大的致命傷,第二個如何解決關節數太少的問題,第三個的話,則是在於下肢平衡系統,目前也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耗電的問題、散熱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通通加在一起的時候,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就會非常的高昂。」

除了設計問題,專家分析,成本恐怕才是人形機器人開發中最艱鉅的挑戰。不過台灣整體供應鏈相當完整,許多廠商經驗雄厚,也讓後續發展人型機器人更具有實力。(記者楊珩、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