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政策可能再掀變局,日前美國政府透露,川普政府正研議調整《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機制,將原本直接以資金補貼的作法,轉為以股權交換方式支持半導體企業,外界擔憂此舉是否會影響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大廠。不過,據《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內部高層已經初步討論過,若美方堅持要求持股,不排除退還最高達66億美元的補助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9日接受《CNBC》採訪時證實,政府正與英特爾(INTC)洽談,計畫持有該公司10%股權,並透露未來也可能考慮對其他半導體大廠採取類似方式,並點名美光(MU)、台積電與三星為潛在對象。他直言,過去拜登政府直接提供資金補貼,是「白白送錢」,而川普政府則主張「補助換股權」,強調「我們要股權,既然給你錢,就要分一杯羹」,希望建立更對等的利益分享機制。
根據《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指出,台積電內部高層已針對此事展開初步討論,並評估一旦川普政府提出入股要求,公司傾向選擇退還補助款,以確保經營自主。報導透露,當時在拜登政府壓力下,台積電同意赴美設廠,決定在亞利桑那州投資建廠,並於2024年底開始生產先進晶片,已獲得66億美元資金補助。不過消息人士表示,台積電從未過度依賴美國資金支持,對於是否接受補助並非不可或缺。
同時,報導也引述一位美國政府官員說法,該官員澄清,目前商務部並無相關計畫,不打算從台積電和美光手中取得股權,這只是川普政府的「政策選項」,可作為共和黨爭取明年選舉支持與政策談判的工具;但強調不排除對其他沒有承諾增加投資美國的公司,提出以股權交換補助的選項。對此,台積電則拒絕置評。
外界憂心,若美當局政策方向出現轉變,將對企業營運帶來不確定性。然而此舉恐引發法律爭議,因現行合約並未明確授權政府直接入股,而僅規範企業需分享超額利潤。分析人士認為,若美方將補助與股權綁在一起,實際上意在強化對半導體產業的掌控,藉此把短期資金支持轉化為長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