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看到台灣太陽能廠除了掌握綠能、綠電的趨勢外,也積極想參與AI、伺服器,”散熱”這一塊的成長紅利,形成「綠能+AI」雙主軸。其中看到太陽能導電漿大廠碩禾,更在太陽能導電銀漿之外,另闢新戰場,投入十年的鋰電池矽負極相關材料,已向日本、韓國市場,開始放量,可望挹注碩禾明年營運更上一層樓。
夏日炎炎,太陽能發電威力無法擋,而綠電的收益今年很補,讓碩禾在菲律賓的合資電廠很吸睛。碩禾總經理黃文瑞:「明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我們百分之百的子公司叫禾迅綠電,我們準備也把它推上興櫃以及上創新版。所以這一塊在菲律賓這邊的整個發電,實際上它的成本是台灣的一半,當然你收電大概也是台灣的一半,但是你的日照會多 20%。」
不過,電廠發電不如 AI 題材吸引人。碩禾以過去做太陽能銀漿材料的基本功,又練就一身調配鋰電池矽負極材料的好武藝,十分受到客戶青睞,明年要拚轉虧為盈。碩禾總經理黃文瑞:「這適用在所有的材料,對於目前包含電動車「燒起來」的問題非常有幫助。另外,我們做的高容量矽負極,它本身不會產生氫氣,也不會膨脹。所以我們現在這方面的材料,也在日本、韓國做一個放量的動作,在明年也會有一個營收的挹注。」
電池材料最怕高溫燒起來,要滅不容易,碩禾的新配方令人期待,同時也在美國搶先布局模組廠,加入 AI 伺服器經銷。此外,國碩也在 AI 散熱有所布局。國碩董事長陳繼明:「我們在 Di-Fin 這一塊,已經努力了三、四年,終於看到 AI 的升起。因為它要解熱、散熱的係數越來越高,剛好我們這個技術能解到一般市場行情的一兩倍以上。」
台灣太陽能廠,除了掌握綠能趨勢外,更積極切入 AI、散熱、材料等新科技、新應用,期待能再現當年榮耀。(記者 朱月英、姚尹哲/新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