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錢線百分百
英特爾本益比飆53倍、創近23年新高 華爾街示警高估值風險
英特爾股價上漲,預估本益比達53倍,逼近網路泡沫時期水平。(圖/路透社)
▲英特爾股價上漲,預估本益比達53倍,逼近網路泡沫時期水平。(圖/路透社)
字級:
A+
A-

英特爾(INTC)在歷經數月低迷後,受美國政府將入股、日本軟銀投資20億美元利多推動,8月股價強勢反彈,單月飆升超過28%,市值暴增約240億美元,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26%。然而,這波漲勢漲勢背後也浮現估值過高的隱憂,《彭博》示警,當前英特爾預估本益比已達53倍,創下2002年以來最高,逼近網路泡沫時期的水準,遠高於其基本面所能支撐的水平,引發市場對其漲勢可持續性的質疑。

《彭博》數據顯示,英特爾目前交易價格遠高於其預期獲利,顯示投資人看好其未來成長,然而市場評級仍抱持謹慎態度。華爾街僅不到8%的分析師給予英特爾「買進」評級,平均目標價僅22美元,低於目前股價25.31美元,在那斯達克100指數中,屬潛在回報最弱的一檔成分股。鳳凰金融服務公司(Phoenix Financial Services)首席市場分析師Wayne Kaufman認為,投資人是在押注政府力量拉抬英特爾競爭地位,形容其股價「貴得離譜」,幾乎如賭博行為。

從基本面來看,英特爾過去四季虧損約13億美元,即便未來四季預估調整後,轉為獲利10億美元,但仍遠不及2018至2021年間平均每年獲利超過200億美元的高峰。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執行長Nancy Tengler直言英特爾股價被高估,認為其技術落後、成長動能不足,僅依賴削減成本無法帶動真正成長,「在缺乏具體成長證據的情況下,任何價位都不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入股看似利多,卻也引發市場對政策風險的疑慮。伯恩斯坦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晶片法案》的補助本應無償獲取,但如今卻需以股權交換,反而是條件變差了。Wolfe Research分析師Chris Caso更警告,政府入股可能導致英特爾難以削減低效投資,被迫推進資本效率低落的計畫。Murphy & Sylves財富管理公司市場策略師Paul Nolte則認為,「這條路看似容易進入,但退出將非常困難,反而可能增加政策風險與不確定性。」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投資人對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寄予厚望,期盼他能帶領英特爾重返榮景。陳立武上任後大刀闊斧展開改革,推動大規模成本削減,已明顯改善財務體質,並延續前任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積極發展晶圓代工業務的策略,雖資本支出龐大,卻被視為重建競爭力的關鍵。Stonehage Fleming「全球最佳投資構想」基金經理人Gerrit Smit表示,他對陳立武的領導能力仍具信心,但認為英特爾真正恢復穩健營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是一場漫長而艱困的轉型戰。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