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第二季財報公布,法人圈盤點整體獲利表現,顯示AI產業在需求、獲利與展望上全面勝出,非AI產業則持續面臨逆風。展望未來,預期兩極化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台股尋找成長動能,AI仍是唯一且最明確主軸,看好散熱、網通PCB、電源供應器、銅箔基板四大族群,搭上規格升級明顯順風車。
凱基投顧台股分析師張明祥指出,台股第二季盈餘表現主要受匯損衝擊,以及關稅陰霾的雙重打擊,由於匯率波動劇烈,許多出口導向的企業面臨顯著匯兌損失,直接侵蝕企業獲利表現。
關稅壁壘的不確定性,也讓企業在成本控制和定價策略上面臨更大挑戰,並開始反映在對台股盈餘預測修正上,原本對今年台股盈餘年增17%的預期已下修至年增10%,更凸顯雖然台股仍具備正成長,但其成長力道已大幅放緩。
針對下半年表現,凱基投顧預料今年情況將與以往有所不同,對AI相關企業而言,由於需求持續超越供給,加上新產品陸續量產出貨,下半年營運表現可能會超越一般旺季的水準,特別看好AI伺服器、高階GPU、相關零組件等領域,供不應求情況預料將持續。
法人指出,AI股基本面展望上修,驅動力一是大型雲端服務提供商(CSP)上修資本支出展望,包括OpenAI、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在大幅增加AI基礎設施的投資,從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晶片,到廣達、緯創等ODM廠商的AI伺服器,再到散熱、電源、連接器等關鍵零組件,整個產業鏈都受益這波投資熱潮。驅動力二是GPU大改款帶動相關零組件迎接規格升級。輝達等GPU龍頭廠商持續推出更強大AI晶片,新一代產品對於散熱、電源、高速連接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以具備明顯規格升級商機的散熱、網通PCB、電源供應器、銅箔基板等族群最為看好。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