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奈米世代即將登場,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小晶片(Chiplet)架構全新格局;半導體業者透露,晶圓價格持續走高與製程技術挑戰升高,將迫使更多IC設計公司轉向小晶片設計。AMD全面採用小晶片技術,其中,MI300的CPU和GPU能共用一組HBM記憶體;供應鏈指出,AMD在高速傳輸領域也積極尋找二供,因應未來CPU及AI晶片暴增之需求。
台積電積極發展異質封裝,將每個不同功能的模組分別製造成小晶片,再將這些晶片堆疊起來,使不同晶片在製造時可以採用不同的製程,最後封裝在同一個晶片內。法人看好,Chiplet將消耗更多先進封裝產能,尤其在2奈米之後將加速,帶旺相關設備如萬潤、弘塑等需求。
台積電CoWoS產能持續成長,法人預估,2027年CoWoS月產能將提升至17萬片,相關營收比重也將自2025年的8.3%,一路攀升至2027年的15.3%,成為營運成長關鍵。
供應鏈業者透露,2奈米晶圓單價近3萬美元,漲幅為7奈米之兩倍,隨著資本支出與良率壓力加劇,小晶片設計的「拆大為小」模式浮現優勢。以一顆900平方毫米的2奈米SoC為例,若分拆成8顆小晶片,整體製造成本可省下近八成費用;若再將I/O部分移至6奈米成熟製程,更可節省26%。
AMD積極擁抱新技術,MI300之AI晶片因為使用Chiplet技術,比單晶片的最大尺寸增加,也讓CPU和GPU實現記憶體共用,晶片與晶片間的傳輸速度獲得改善。
AMD市占率持續成長,AI晶片之外,在PC/NB部分也大有斬獲;研調機構調查,AMD於伺服器營收市占率達41%之新高,同時在Ryzen桌上型電腦需求的推動下,客戶端市占也呈現持續增長。市場傳出,因應其規模成長,AMD正在洽談PCH(平台控制中心)晶片組新供應鏈,需要引進第二供應商,譜瑞-KY將有機會打入。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