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關稅談判最終結果尚未出爐,但產業的衝擊已經先浮現,不只勞動部最新一期公布的減班休息,又稱「無薪假」,人數再創新高,受到美國關稅而減班的企業,更是占6成之多,甚至就連上市櫃工具機大廠「
精密的加工機台替客戶做好品質把關,但沒想到,台灣上市櫃工具機大廠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辛炳隆:「現在目前影響比較大的,都是以出口到美國的一些傳統產業居多,包含我們講的汽車零組件,有些出口到美國,或者會受到美國進口來台灣影響的這部分,製造業這是第一波。」
就連勞動部公布最新一期的減班休息(又稱無薪假)人數,也再攀升到近4000人(3934人),當中受到美國關稅衝擊的,就有73家、2388人,占比達到六成之多,甚至有兩家與汽車產業相關的業者,更是首度通報。包含汽機車車燈業者,因為商品主要外銷到美國,光是一間工廠就有412人實施無薪假。而在這樣的緊張時刻,最低工資調漲議題也即將在9月召開審議會。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辛炳隆:「每年在審最低工資的時候,會遇到一個比較尷尬的地方,我們在審明年的最低工資,我們是用今年的整年的預測值,會有一個時間的落差。如果今年的情況跟明年,如果受到川普的關稅影響,近年跟明年會差很多的時候,我相信在審最低工資的時候,資方團體一定會說明年景氣很不好。」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2025年經濟成長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估值推算,明年最低工資的合理漲幅應該落在3%到4%之間,而勞方認為最低門檻至少要有4%的調整幅度。如果以現行薪資來看,月薪將會來到逼近3萬元,時薪則是上調至198元。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戴國榮:「我們的期望值,是希望調到3萬2千元,那我們主要的依據,按照OECD國家低薪族的一個標準。CPI的部分要足額反應,在GDP經濟成長率的部分,是勞資共享經濟的果實。」
但畢竟現行碰上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經濟衝擊,資方則希望能提供定額補貼。勞資雙方各有立場,勢必會掀起新一波的攻防戰。(記者 傅儀文、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