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大探索
鴻海秀北美版"MODEL C" 進入北美認證階段
字級:
A+
A-

美國川普政府,推動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正在改變電動車產業市場,各大企業透過創新與調整供應鏈布局來提升營運效率,科技大廠鴻海集團也在這次的美國達拉斯美國臺灣形象展上,秀出北美版純電SUV「MODEL C」,強調已經進入北美認證階段,電動車將是鴻海集團第三個成長引擎。

極簡時尚外型,放大S-duct導流設計,優化後視鏡提升空氣力學效率,科技大廠鴻海在美國達拉斯美國臺灣形象展上,秀出北美版MODEL C 純電SUV,展現電動車領域開發工作的具體成果。

鴻海科技集團資深設計師 Jay He:「我們有針對北美的這種市場,他們喜歡這種大器、運動的這種類型,我們也對標了北美的其他競車,然後去做的一個優化,呼應我們鴻海的電動車,所做的一個家族式的
整合式設計。」

在電動車進展方面,鴻海除了Model C進入北美認證階段,先前也與日本三菱汽車簽署正式合約,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入澳洲與紐西蘭市場,繼ICT與AI產品之後,電動車將是鴻海集團第三個成長引擎。

鴻海輪值CEO 楊秋瑾(8.14):「Model C它已經進入了北美的認證流程,我們也正在積極的進軍北美市場做好準備,我們Model B的跨界休旅車,目前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上市準備,計畫今年第四季會完成相關的工作。」

不過鴻海在本月初公告,出售唯一美國電動車製造基地俄亥俄州廠,未來會繼續在美國尋找新的生產據點,以活化資產提升營運效率。市場研究機構統計,今年七月全球電動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1%至160萬台,創半年來最小增幅,特斯拉前七月領牌驟減40%,顯示在關稅戰衝擊以及競爭之下,需求明顯放緩。

福特執行長 Jim Farley:「我認為我很樂觀,我們會找到解決加拿大和墨西哥問題的方法,我們很失望,我們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南韓和日本的關稅為15%,競爭環境並不公平,我們將改變我們的造車方式,甚至改變整個汽車行業製造車子的方式,來降低車子的成本並賺錢。」

面對川普政府推動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福特近日宣布公司將全面調整策略,直指中國吉利、比亞迪是未來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日本豐田、本田、日產汽車等也正在迎來15%關稅挑戰,美國總統川普喊話關稅政策正在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電動車供應鏈必須重新思考在地化布局與轉型腳步。〈記者曹再蔆、詹明樺/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