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新聞特攻隊
韓"躺平"年輕人激增至42萬人 接近歷史高點!
字級:
A+
A-

韓國今年7月20幾歲「沒特殊原因、不工作不求職」人數達到42.1萬人,逼近歷史最高的46萬人,分析認為,主因是這些新鮮人找工作不順,最終脫離就業市場。而韓國是大企業為主,中小企業數量少,但大企業近年縮減招聘規模、人力結構轉向更有經驗的中高齡人才,壓縮年輕人的就業空間。

記者vs.求職者 朴昭潤:「現在只是實習,因為公司要求兩年以上經驗。(看到的時候怎麼想?)覺得很荒唐啊!根本沒地方累積經驗,沒有人願意收你。」

相信你我都有這個經驗,明明看上心儀的工作,卻不符合對方要的條件,處處碰壁還真的找不到方向。

京畿道求職者 崔英雅:「有些地方薪資太低,有些(職缺)又很難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求職者:「要先入職才能累積經驗,但剛踏入求職市場時,到底去哪裡累積經驗?」

《中央日報》報導,一名28歲的男性表示,大學畢業後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只能先找找打工,但再怎麼兼職也無法累積資歷,最後乾脆辭職在家休息,這位受訪者是當今韓國眾多青年求職者的縮影。

韓國統計廳7月就業動向數據,沒有特殊原因、不工作也不求職、處於躺平狀態的年輕人高達42.1萬人,青年就業率連續15個月下降,分析認為原因就出在找工作不順。

《SBS》記者 韓智賢:「問題是青年人口正在減少,但『躺平青年』卻在增加,反映青年求職意願下降、喪失,理想職缺的減少與求職意願息息相關,當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少青年直接退出求職市場。」

不同於台灣就業市場,韓國是大企業佔最多數,相較之下中小企業弱勢,對青年求職困境雪上加霜。

《SBS》記者 韓智賢:「大企業的人力結構正從以年輕人才為主,轉向以中高齡員工為主,換句話說就是不太收年輕人。經濟不確定性加大,企業廢除或縮減公開招聘,改臨時招聘或偏好有經驗者,導致青年就業減少。」

韓國社會還有把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到65歲的呼聲,各界擔心這讓青年就業問題惡化,除了讓工作更難找,職場上的世代衝突,兩邊權益又得同時顧及,都是政府擬定對策必要的考量。(記者 林文浩、黃翊豪/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