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力推臺灣轉型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高雄資產管理專區已正式啟用,成為關鍵戰略布局之一。《關鍵對話》專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分享關鍵見解,他認為除了累積大量財富資產,臺灣也有完整產業鏈以及高階人才,有望推動臺灣金融業更上一層樓,成為「新一座護國神山」。
臺灣過去十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但本國管理的資產規模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偏低,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推出五大發展策略及16項執行方案,要藉由產業結構升級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更鼓勵國人參與長期的資本投資,以壯大資本市場,支持產業發展。
其中,ETF為推動市場國際化的重要起點,放眼全亞洲,臺灣ETF市場規模排名第三、債券ETF更居首位,加上主動式ETF陸續推出,完備ETF投資工具,吸引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加大對臺灣的投資,截至目前已有8家決定來臺灣設立亞洲區域中心,跨境商品的推出也受市場熱烈歡迎,加大臺灣國際能見度。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推出五大發展策略及16項執行方案,要藉由產業結構升級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臺灣。(圖/非凡新聞)
彭金隆更指出,「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是此計畫的重要一環,半年內邀請所有金融機構來參與,並開放銀行22項、加上證券及保險各項服務,共計38項新業務。中央與地方協力,高雄市政府提供行政誘因,並引入境外資產管理分公司(OAMU)概念,整合銀行、保險與證券的境外業務,深化國際連結。
彭金隆強調,臺灣面對亞洲最大競爭對手,新加坡以及香港,雖然在稅制、語言優勢,與地緣政治等因素上面臨挑戰,但臺灣具備完整產業鏈、豐沛財富資源,以及優秀高階人才,有信心只要逐漸改善制度,臺灣便有機會在多元國際資金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創造媲美新加坡與香港的投資環境,實現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
(非凡新聞台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