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4點整點新聞
美國232條款關稅衝擊 臺灣半導體面臨新戰局
半導體示意圖。(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半導體示意圖。(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美國針對半導體實施「232條款」關稅,引發臺灣產業界與政界高度關注,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是否受影響?總體經濟專家吳嘉隆在台灣大時代節目中指出,此次關稅政策分為產業別關稅國家別對等關稅兩類,其中半導體屬於戰略性產業,列為優先課徵高關稅的對象,以促使生產線供應鏈回流美國本土。

關稅兩難與投資談判
高關稅可以迫使外國廠商赴美設廠,但最後會把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低關稅則會缺乏誘因吸引投資,美國在關稅政策存在「兩難」的情況,吳嘉隆分析,最佳解法是透過談判,以透過投資,承諾換取關稅減免才是雙贏方案。

吳嘉隆建議臺灣比照日韓模式,承諾在美投資2000億美元起跳,甚至加碼至5000至6000億美元,並透過與日韓合作,互通資金、利用貸款與擔保,降低實際資金壓力,換取美方大幅下調對等關稅。

臺灣擴大戰略性投資 換取美國支持
半導體不僅是經濟議題,更是國家安全戰略的一環。台積電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布局,關乎市場競爭!不過臺灣政府缺乏對赴美投資的企業提供稅務與金融優惠。吳嘉隆強調,臺灣應擴大戰略性投資,包括藥品、重電設備、低軌衛星與無人機等產業進軍美國,掌握產業關鍵技術,藉此「掐住美國產業命脈」,讓美國在地緣政治上必須支持臺灣。

布局美方優於西進投資中國 創造影響力鞏固利益
針對外界憂慮在海外的布局會分散臺灣本土利益,吳嘉隆反駁,台商過去大舉西進投資中國並未換取善意,反而助長對台威脅;反之對美投資可強化安全與鞏固共同利益。他呼籲政府仿效猶太人經營美國的模式,建立在美影響力、關鍵人脈與政治資源。

善用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聯盟 增強國際影響力
美日韓組成的「晶片四聯盟」中,台積電的代工優勢無可取代。吳嘉隆解釋,美國將持續依賴台積電擴大設廠,此舉可帶來國際宣傳效果、增強臺灣國際影響力,亦能透過談判換取關稅下調、投資優惠與工程人才移民便利。他強調,臺灣應放棄小國心態,善用半導體大國地位及優勢,在國際談判中換取最大的戰略利益。

更多內容詳非凡電視台「台灣大時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7pSQUyrHHA&list=PLSg6_lakxpXEPrwWh3AIPF26AburXefiP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