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周報
殷鑑日本尷尬經驗 台灣力拚供應鏈免稅
美日雙方才剛達成的關稅協議出現重大認知落差。日本政府強調輸美商品適用15%「工資上限稅率」,但美國《聯邦公報》卻明載,日貨關稅應在原有稅率上再疊加15%。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美日雙方才剛達成的關稅協議出現重大認知落差。日本政府強調輸美商品適用15%「工資上限稅率」,但美國《聯邦公報》卻明載,日貨關稅應在原有稅率上再疊加15%。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美日雙方才剛達成的關稅協議出現重大認知落差。日本政府強調輸美商品適用15%「工資上限稅率」,但美國《聯邦公報》卻明載,日貨關稅應在原有稅率上再疊加15%。台灣方面,面對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半導體與晶片課徵100%關稅,政府高層與綠營人士則持續尋求與美方磋商空間,力圖爭取不僅台積電本體免稅,連同其供應鏈在內的整體出口都能享有優惠待遇。

對此,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再次會談確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也出面否認雙方有歧見,但外界質疑,日方對川普新政的掌握恐存偏差。

根據美方版本,僅有歐盟適用「不疊加」特例,日本紡織品與牛肉關稅調升至22.5%與41.4%,引爆日方高度關注。赤澤亮正7日再度赴美,除確認細節,也要求美方調降汽車與零組件稅率,以緩解日本企業負擔。

知情人士透露,美方雖表明在美設廠可免稅,但台灣中小型供應鏈多尚未赴美設點,可能成為課稅物件。我方希望美方設計更有彈性的「差別待遇」制度,至少供應鏈出口不至於被課滿稅。

官員指出,蘋果宣布6,000億美元回美投資,應包含整體AI與晶片製造供應鏈;若將台積電與其配套廠商視為整體,川普所提2,000億美元投資目標並不誇張。在此邏輯下,我方應力爭整體半導體商品都納入免稅範圍,避免只有台積電豁免,卻壓縮上下游出口。

針對潛在風險,綠營人士建議,政府可推動中小供應鏈整併,壯大規模赴美設廠,並配合企業併購法提供低利貸款、綠色通道與補貼誘因,形成完整產業鏈遷移方案。此外,也應研擬設立「外資赴美投資專法」,放寬法規、引進外勞,加速廠商在美到位。

業界預期,在川普政策壓力下,國內可能有2~3成企業將重新評估赴美布局。我方官員認為,談判期間應把握整體投資誘因籌碼。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