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金融曼哈頓
搶先中俄! NASA拚2030年前登月建核反應爐
字級:
A+
A-

太空競賽白熱化,如今主戰場聚焦在月球能源競賽,今年年初,據傳中國跟俄國建議一項聯合計畫,目標2035年前在月球部署核反應爐,美國不想讓他們得逞,NASA也打算在月球建造一座至少100千瓦的核反應爐,時間更提前到2030年前,替未來重返月球、登入火星鋪路。

NASA代理署長 達菲:「現在我們是在比賽中,正在跟中國進行一場登月競賽,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就需要能源。」

太空競賽回來了,NASA代理署長達菲宣布,川普政府計畫在月球建造核反應爐。

NASA代理署長 達菲:「月球有個眾所周知的地區,那裡有冰,也有陽光,我們要搶先抵達那裡,並為美國取得主導權,為此核分裂技術至關重要,因為光靠太陽能是不夠的,只需要小規模的核分裂技術,人類就能在月球上生存下去。」

NASA計畫2030年前在月球建造一座至少100千瓦的核反應爐,相當於一戶普通住家3天半的用電量,若要重返月球、建立人類長期駐點,能源供應是重中之重。然而月球每個月有14天照不到太陽,核能成為顯而易見的替代方案,當前的太空競賽更像是在比「誰可以先給月球帶來電力」。

《ABC》記者:「如果其他國家搶先建成反應爐,可能會聲明設立『禁區』,大幅限制美國的行動,目前中國與俄國已有聯合計畫,預計2035年前將核反應爐送上月球。一位NASA高層表示,這關乎第二次太空競賽的贏家。」

若被中國、俄國搶先一步,美國的重返月球計畫「阿提米絲」可能被迫中斷,連帶影響未來登陸火星的目標。

天空新聞評論員 Joe Hildebrand:「若要在任何地方蓋核反應爐,月球比地球任何地方都安全、更不具侵略性,而且這大概是唯一能在月球上發電的方式,總不能在那蓋風力發電機吧。」

斯威本科技大學博士 Rebecca Allen:「根據聯合國的規定,太空使用核能有一套指導原則,任何與軍事相關的應用,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但問題是並沒有真正的手段,去執行這些規範。」

分析認為,越來越多國家,甚至私人企業都將勢力延伸到月球,由於超越地緣政治的範疇,現在根本難以預測未來走向。(記者林文浩、李芷螢/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