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修的數位轉型藍圖 顛覆建設業刻板印象
位在高雄文山重劃區的華友聯建設總部,只要一鍵就可以切換會議模式、透過APP遠端控制冷氣,這些原屬新創科技企業的標配,卻出現在一間深耕傳統產業多年的建設公司。不僅顛覆大眾對建設業的刻板印象,也體現陸炤廷董事長對「科技落地、服務升級」的堅持與願景。
集團多年來持續推動內部數位化改革,從電子簽呈、Google雲端辦公系統,到會議室資源共享,每一環節都精細規劃。對外服務也不落人後,建構涵蓋客戶預約、成交、售後服務、生活應用商城的全流程APP系統。這樣的數位整合,不只提升內部效率與顧客體驗,也達成減紙與降低交通往返的低碳目標。
設計思維國際接軌 具體落實社會責任
在建築美學上,華友聯與台灣本地設計團隊深度合作,同時跨足國際,攜手日本四大企業中三井集團之台灣三井不動產與MDT室內設計,引進日本住宅設計理念,將公設空間回歸「實用本質」,讓室內空間兼具美學與全齡使用機能。這些合作在高雄與台南等地的建案中,導入日式極致細節與人性化理念,真正實踐「建築是生活的延伸」。
在社會關懷方面展現高度承擔,左營「i世界」建案為全台首例將歷史古蹟與現代住宅共存的社區,配合文化局保留古城牆水關,進行空間退縮與創新設計。此外,對於「健康住宅」理念也擴展到社區照護層面,設置全齡巷弄長照站,與高醫體系推動在地醫療機構的長照服務,實踐「醫養合一」,讓社區長輩住戶們在熟悉的環境中也能獲得專業照顧。
▲華友聯集團植入環境永續理念,交屋時提供回收材料製成的衣架與提袋,在生活細節讓住戶也能有參與感。(圖/華友聯集團提供)
ESG不只是口號 推動住戶參與永續議題
華友聯對ESG承諾不只停留在口號。從APP整合報修、客服與活動資訊、裝潢媒合到共學課程報名、售後聯繫等功能,將服務至延伸至數位端。提升社區服務之餘,也強化環保減碳;交屋時提供的回收稻穀衣架與海廢蚵殼交屋袋皆為回收材料製成,不只在建築上講求環保,在生活細節也融入循環經濟的理念。
「華友聯 Family」社群生活圈透過 HiTO 共學館串聯住戶與世界,開設熱血阿傑昆蟲觀察體驗課、水庫淤泥磨石子杯墊課、關心地球暖化的造景植栽課程等,植入「永續、美好」的企業理念,推動住戶共同參與永續議題。
建構「永續建築 美好生活」共好的企業信念
陸炤廷強調,「我們不只是蓋房子,而是建構一種共好、美好且永續的生活方式。」從內部數位轉型、外部社區經營,到建築與自然、人文的融合,華友聯建設正一步步實踐「建築即生活」的願景,這份信念不僅成就了建案的品質與服務,同時讓華友聯在台灣建築市場中,成為落實ESG與數位科技轉型的標竿企業。
▲「華友聯 Family」社群生活圈,透過HiTO 共學館設計和友善環境課程,串聯住戶,達到「建築即生活」的願景。(圖/華友聯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