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獲利回穩,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6月獲利由虧轉盈,稅前盈餘1,453.41億元,上半年累計為3,781.16億元、年減37.5%,其中,其中銀行業一枝獨秀獲利再創新高、衝逾3,000億元,證券期貨投信與保險業皆較去年衰退,但保險業在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後已回穩,從5月虧千億元轉為正數。
今年金融三業獲利主要隨壽險業起伏,因新台幣強升,壽險5月暴虧1,066億元、寫史上最慘,也導致前五個月壽險虧617億元,但6月在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後,9家壽險挪出2,687億元的責準金,不只灌滿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庫,也穩住了獲利,讓上半年獲利回到正數35億元,但較去年同期還是大衰退,年減高達98.4%,整體保險業上半年賺194億元、年減91.6%。
銀行業獲利續大爆發,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官員指出,銀行業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3,018.8億元、年增率0.9%,再創史上同期新高,其中本國銀行獲利達2,967.3億元亦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率7.3%,主因利息與手續費的淨收益增加、呆帳費用減少,但受金融市場行情影響,投資及其他淨收益減少,抵銷部分的獲利增幅。上半年僅有陸銀、儲匯呈現衰退,其中,儲匯上半年虧損182.8億元,較去年衰退224.4億元,主要是因匯率影響,外幣兌換損益由盈轉虧。
證期局官員指出,截至6月底證券、期貨及投信業合計稅前盈餘568.3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0.96億元,減少192.6億元或25.31%,主要是證券業減少34.56%,期貨商與投信業獲利則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2.04%、9.87%。
證券業上半年賺395.63億元,較去年少約209億元,主要是受股市3月、4月變動大,成交量也較去年同期低,所以自營與經紀業務收入都有下滑;至於期貨商在波動市場中還有獲利,投信業因基金管理規模持續上升帶動獲利。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