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談判小組與美方完成階段性談判後於3日返國,她強調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稅率。據悉,我方有信心稅率仍可再降低,至少和日韓齊頭15%是合理稅率。台美進行相關聲明草案,觸及投資、採購、經貿合作、強化高科技供應鏈合作,因此232條款列入一併談判,有重要意義。
台美技術性協商完成框架,包括美豬、美牛等非關稅貿易障礙都有部分開放,但涉及食安或高風險項目,守底線不退讓,涉及萊克多巴胺含量國際規範部分,我方應會比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232調查方面,相關人士指出課徵稅率可能高達25%~50%,若台灣對等稅率還可調降,半導體稅率比照,對我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有很大影響。此一調查從成熟製程到先進製程各類晶片、半導體製造設備,及最關鍵半導體「衍生性產品」等台灣出口大宗項目。
至於台灣非關稅貿易障礙中,工業產品最受矚項目是汽車和保健食品,我進口整車關稅為17.5%、零組件為8.1%至15.8%,均高於美國對進口品課徵各2.5%,且我對美規車設下技術障礙,每年限進口約75輛。台灣整車沒有出口至美國,汽車零組件出口美國主要以AM售後服務市場為主,一旦開放市場,據悉政府擬以調降貨物稅因應衝擊。另保健食品關稅最高稅率30%,考量國人有需求,未來開放美國進口,一次降為零關稅應可預期。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預計12日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面,屆時峰會重點除後續投資外,也可能討論韓國增加國防預算、及美韓「同盟現代化」等議題,可視為川普開給韓國關於安全保障的第二份帳單。
韓國對等關稅為15%,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雙方接下來最重要的議題將是軍事同盟現代化,即調整駐韓美軍的角色,任務從「防範北韓威脅」轉為「抗衡中國大陸」。
已退役的韓國陸軍中將全仁釩(Chun In-Bum)表示,美方主張戰略靈活已不是新鮮事,但韓方這次公開表態才是突破。他說,中美全面開戰機率極低。即使發生局部衝突,駐韓美軍主要是執行支援任務,不是空襲北京。
他表示,李在明與川普見面時,要談的有分攤軍費與如何平衡戰略靈活與本國安全等。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