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布上季財報,獲利與營收表現,雙雙優於華爾街預期,主要受惠iPhone銷售表現強勁,以及中國市場銷售回暖,不過川普對印度祭出25%關稅,還揚言外加懲罰,讓蘋果持續面臨挑戰,也為供應鏈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蘋果iPhone 17系列預計9月登場,除了外型變化與功能升級備受關注,售價是否調漲也成為外界焦點,蘋果執行長庫克在最新財報中坦承,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蘋果上季承擔8億美元的額外成本,比起原本預測少了1億美元,若在關稅不變前提下,預計9月當季關稅成本將達11億美元。但蘋果會自行承擔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並未正面回應。
蘋果執行長 庫克:「我提醒一下大家,目前現況跟我們預估本季的關稅成本可能升至11億美元,那麼就原產地而言,跟我上季提到的一樣沒變,大部分銷往美國的iPhone原產地都來自印度。」
然而,美國目前對印度課徵25%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仍舊認為,美印之間貿易逆差極為巨大,接下來情勢的轉變,讓蘋果供應鏈持續緊盯。
IDC資深研究經理 高鴻翔:「蘋果的供應鏈分為台商、陸商、印度本土廠商,其實印度廠商背後還是台商在支撐它,那基本上,陸商在印度布局相對是比較弱。一但川普屈服於中國稀土供應的壓力之下,萬一中國的關稅反而比印度還來的低,那可能或許廠商得回頭去增加在中國生產的比重,因為這樣對他們來講會比較划算一點。」
加上上季承擔的關稅低於蘋果原先預估,顯示蘋果採取的相關應對措施已見成效,專家認為蘋果iPhone以印度為生產基地,銷往美國市場的佈局,短期內不會改變。另一方面,關稅議題促使部分消費者提早入手iPhone,推升銷售表現,讓最新財報顯示,獲利與營收表現雙雙超越華爾街預期。整體營收大漲10%,創下三年多來最大單季營收增幅。核心業務iPhone銷售年增13%,營收達445.8億美元,明顯優於市場預期的402.2億美元,主要受惠於iPhone以及中國市場銷售回暖,激勵蘋果股價盤後上漲超過2%。(記者 黃靖棻、詹明樺/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