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6月整體年增2.6%,核心年增2.8%,雙雙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關稅成本開始逐步轉嫁給消費者,也讓聯準會有進一步的理由繼續按兵不動。
CNBC資深經濟記者 Steve Liesman:「通用汽車預計蒙受11億美元的關稅損失,福特則預估全年因此損失20億美元,他們還能這樣撐多久,才會開始把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呢?」
前一天美國總統川普才因為聯準會不降息,再次連發重話,最新公布的數據就顯示美國通膨正在升溫,6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整體年增2.6%,核心年增率更達到2.8%,雙雙高於市場預期,當中家居和運動用品漲幅明顯,反映關稅壓力正逐漸浮現,包含愛迪達、寶僑、沃爾瑪,都不得不預告即將調漲,專家分析,有了大企業帶頭,更多零售和批發商也將陸續跟進。
前白宮經濟顧問 伯恩斯坦:「目前有兩個因素還能稍微緩衝一下對消費者的衝擊,一是前面提到的庫存積累,二是如貝森特所說的,企業壓縮利潤空間,但這些緩衝手段現在已經開始明顯減弱,企業不可能永遠這樣做,最終庫存會耗盡,企業也總得開始保護利潤,我們現在正處於這個階段。」
穆迪經濟學家預計,除非失業率大幅惡化,聯準會將持續觀望,因為即便價格上漲是「一次性」的,也可能要花半年才會完全顯現,不過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則認為降息指日可待。
摩根大通執行長 戴蒙:「目前經濟運行還不錯,我們已經處於軟著陸狀態四五年了,通膨還沒降到2%,現在大概在2.5%到2.7%,但我認為如果通膨繼續下來,經濟表現持續良好,聯準會可能很快就會降息。」
高盛指出,今年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已經上升了7.4個百分點,預估還會升到14%,不過戴蒙認為,8月1號上路的新一輪對等關稅比先前更加溫和、謹慎,且經過深思熟慮,15%的平均稅率,美國還可以承受。(記者魏嘉瑢、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