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終於翻牌!雖然暫時性稅率為20%,總統府也向國人喊話,這不是最終的談判目標,也讓工商產業界呼籲,希望至少能跟日韓一樣在15%的範圍之內,這對於台灣的衝擊才會比較小,另外對於下一波談判,產業界也發聲,希望能堅持農產品、外匯存底等底線!
商總理事長 許舒博:「對台灣來講,我只能說60分,但是要進行補考。」
等了又等,台灣對等關稅是多少,終於在8月1號這一天壓線公佈,落在20%。雖然政府開記者會強調這只是「暫時性稅率」,台美將會進行最後總結性的會議,但產業界先發聲,希望補考後,這稅率至少能夠跟日本、韓國的15%一致。
商總理事長 許舒博:「只要韓國日本跟我們有競爭的,像是工具機,或者也很多的電子零組件,這些東西大概我們都會喪失一些市場。台灣的這個出口,假使他的關稅低的話,台灣的廠就會繼續去生產,假使沒有的話,就會轉移到另外的(海外)廠,可能會造成所謂的失業,或者短暫的停工狀況。」
希望關稅能有調降空間,但問題是台灣究竟要拿出什麼籌碼來爭取?儘管政府基於「保密協定」無法透露談判細節,但工商業界認為,有些「底線」必須守住。
商總理事長 許舒博:「我關心的,不是哪一些農產品的開放,而是哪一項農產品,會不會傷害我們的食安。」
三三會理事長 林伯豐:「我們爭取的過程,希望不要損失國家的利益,特別我們外匯存底,或者是沒有理由的軍購。我們很擔心台灣的匯率,因為我們報價出去到出貨,收到錢都要一個月,這一個月變化太大,所以希望政府能夠成立一個匯率避險基金。」
全國工業總會也發出聲明,雖然現階段20%關稅處於中段,並非最不利,但已感受到競爭對手的壓力。除了日韓外,以低廉勞動力成本和政策支持的東南亞,像印尼19%、越南20%、菲律賓與泰國19%,企業能否維持在美市佔率,將是未來關稅正式拍板後的一大變數。
商總理事長 許舒博:「我不認為下週是個關鍵,因為8月7日以前,8月7日他們要不要認定的問題,不過認為會是一個關鍵,因為這條路還是蠻長的。有一個好處就是20%,我們認為是天花板,所以產業可以朝這個目標來做。」
產業界期盼,政府在完成關稅談判的最後關卡時,維護產業利益的同時,也能整備因應最終結果,才能促進長遠發展。(記者 傅儀文、陳柏誠/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