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9日引述消息指出,由於中國企業對AI算力的高度渴求,推升AI繪圖處理器(GPU)「H20」需求爆發,美國科技巨頭輝達(
根據《路透社》報導,未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在中國客戶對H20的強勁需求下,輝達決定不再僅依賴現有庫存,改為重新下單生產;並要求有意購買H20的中國客戶,提交預估訂購量等申購文件,顯示公司開始重啟與客戶的需求盤點流程。而目前輝達現有的H20晶片庫存約60~70萬片,該公司已向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本月訪問北京時已表態,將恢復在中國市場銷售H20晶片,但也強調供應鏈重啟至少需9個月,需視實際接單情況而定。如今,卻傳出輝達在短時間內下單數十萬顆H20,代表供應鏈重啟的態勢明確。
2023年時,輝達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降規版「H20」,其算力低於H100與Blackwell等旗艦晶片,以符合美國出口限制。不過,美國政府今年4月出於國安考量頒布禁令,全面禁止先進AI晶片出口至中國;然而在本月稍早,川普政府推翻禁令,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銷售H20晶片,不過仍須取得出口許可。輝達表示,美國政府保證將很快核准,但消息人士卻透露,美國商務部至今仍尚未正式批准。
據美國研究機構SemiAnalysis估算,輝達去年約賣出100萬顆H20晶片。此外,在美國4月實施禁令前,騰訊、阿里巴巴與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便大幅下單搶購,用於深度求索(DeepSeek)或是自家研發的AI模型。
儘管華為近年積極發展AI晶片試圖取代輝達,但受限於性能較低,輝達產品在中國仍保有高度競爭力,不少GPU晶片甚至透過走私入境。如今美方恢復對中出售H20晶片,引發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的譴責,擔憂此舉恐削弱美國在AI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但輝達及部分業者則主張,這有助輝達維持其軟體工具與開發者生態系的領先優勢,也可防堵中國全面轉向華為等本土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