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利空籠罩,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陳美菊28日指出,台灣最終適用的對等關稅稅率及半導體關稅等議題,都會牽動台灣經濟表現,必須審慎關注,但是即便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仍會努力讓下半年景氣燈號守住綠燈。
陳美菊表示,尤其是日本、歐盟與美達成貿易談判,稅率調降至15%,台灣最終適用的稅率多少更顯關鍵。
她強調,由於各國對等關稅稅率陸續底定,國際預測機構近期也微幅上修全球全球經濟成長,如果全球經濟持穩,加上AI的支撐,對台灣應屬有利因素,下半年景氣燈號有望維持在穩定的綠燈。
陳美菊表示,6月雖有部分指標下滑,但工業生產指數、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以及製造業銷售量指數都續呈熱絡的紅燈;「同時指標」也已連續26個月上升,顯示國內經濟穩定。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主計總處5月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1%,但這是以關稅10%為情境基礎推估,目前看來可能太過樂觀。
他分析,若台灣的關稅高達20%、或比照韓國為25%,下半年不僅出口、民間消費大幅衰退,經濟成長率都可能負成長,對比上半年廠商拉貨帶動經濟成長5.35%,一旦下半年負成長,全年經濟成長率恐難保3。
吳大任表示,日本、歐盟陸續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均降至15%,但台灣談判結果仍不容樂觀,因為台灣原始稅率是32%,就算降幅比照日本、歐盟,稅率也可能高於20%,預期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可能落在20%~25%。
吳大任表示,台灣關稅稅率若高於25%,股市也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關稅結果高於市場預期,關稅成本加上因新台幣升值產生的匯損,可能讓台灣企業「災情慘重」,甚至倒閉都不無可能。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