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啟動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計劃。《路透》報導指出,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表示,日本對美投資計畫的融資對象不限於美國或日本企業,並舉台灣為例,在美建廠,並使用日本零件等條件,也能獲得補助。對此有專家認為 ,仍有待觀察。
美國總統 川普(2025.07.23):「我剛剛簽下了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貿易協定。我想這可能是與日本簽署的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其中一項條款為「日本將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元,引發各界關注。
根據路透社最新報導,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表示,日本政府已同意這項全面性對美投資計畫,涵蓋股權投資、貸款與擔保,以換取華府降低對日本輸美商品徵收的關稅。但這項計畫的具體架構仍不明朗。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 赤澤亮正(2025.07.23):「為了促進日本企業參與的醫藥品及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對美國的投資,日本政府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將可提供最高達5500億美元規模的出資、融資與投資保險支援。」
此外,赤澤亮正也透露,日本對美投資計畫的融資對象並不限於美國或日本企業。
他以台灣晶片製造商赴美設廠為例,只要使用日本零組件,或產品依照日本需求量身訂製,即可獲得資金援助。
不過專家表示,仍有待觀察。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提台灣)他只是提一個例子。因為他最後貸款的對象很可能都是以日本的公司為主,或者是說你在日本當地有合作合資廠,現在要到美國去。所以先決條件就是說,我們可能在日本需要去註冊一個公司,或者是說我們有一個台日合作的合資公司,日商那邊能夠透過一些管道取得日本政府的協助。」
專家指出,若要符合申請條件,不僅需要使用日本零組件、在美國進行投資,還必須在日本註冊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提出申請,機會才會比較高。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8月1日即將上路,多國積極與美方談判,希望避免高關稅造成嚴重衝擊。
南韓表示,將提出一份「雙方都能接受」的貿易協議方案,其中包括美方高度關注的造船合作,希望能在即將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共識。
與此同時,美中官員也將在瑞典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討論延長兩大經濟體關稅休戰的8月12日期限等議題,全球持續緊盯。(記者楊珩、邱文傑/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