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布上季財報,營收128.6億美元年減7.3%優於預期,但虧損擴持續大,主要因為認列多餘設備的資產,執行長陳立武宣布將大幅縮減全球晶片廠布局,並精簡人力;反觀
英特爾力拼最新18A製程,主打強力提升晶片效能,企圖重返半導體領導地位。周四美股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及本季展望均優於市場預期,第二季營收128.6億美元,年減7.3%,優於分析師預期的119.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經調整後每股虧損0.1美元,不過淨虧損擴大至29億美元,主因是認列了8億美元的多餘設備。
同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宣布,大幅縮減晶圓廠擴建計畫,盤後股價下跌超過3%。
英特爾執行長 陳立武:「展望未來,我們只會根據量承諾來擴大產能,並依據實際的里程碑,同步部署資本支出,而不是提前部署,作為這項新財務紀律的一部分,我們決定不再繼續,在德國和波蘭蓋新廠。」
陳立武指出,未來不會再有空白支票,每一項投資都得有經濟效益,因此將終止哥斯大黎加的組裝和測試業務,並且把晶片封裝業務,整合到越南和馬來西亞現有的據點,顯示出2026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下滑,同時要在今年內減少2萬多名核心員工。不過陳立武強調,18A製程是至少未來三代英特爾用戶端和伺服器產品的基礎,將繼續擴大這項技術的規模,而新一代14A製程若無法爭取到外部客戶,會考慮喊卡,並保留選用外部晶圓代工廠商的可能性。
英特爾執行長 陳立武:「英特爾14A資本成本的增加,也清楚表明,我們需要英特爾產品以及主要的外部客戶,來推動我們部署的資本,同時獲得可接受的回報,只有當我確信有獲得回報時,我才會去投資。」
反觀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