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如火如荼,財政部24日示警,強調由於國際大環境不穩定因素仍未緩解,且隨提前拉貨效應消退、基期墊高,加上傳統產業外銷持續面臨海外產能過剩干擾,下半年出口成長力道恐將受限。
財政部也特別提及,美國與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僵局難解,使得國際貿易依然處於緊張局勢,雖美方將於8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措施,但政策是否如期執行,目前難以預料。
除了美國關稅政策,財政部表示,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及大陸經濟失衡等風險猶存,都使總體前景面臨諸多變數,恐持續牽制消費與投資意願,並加大金融市場及物價波動,短期全球經貿情勢不易擺脫震盪,須審慎應對。
財政部統計處24日公布最新經貿情勢,強調貿易對峙與政策反覆增添總體前景不確定性,國際機構普遍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依據牛津和世銀最新展望,今年全球成長率分別為2.5%和2.3%,均為新冠以來最低水準。
WTO最新統計顯示,市場預應美國調高關稅而提前備貨,今年首季全球商品貿易量年增5.3%,優於預期。財政部指出,但隨庫存水位升高與加徵關稅負面衝擊浮現,後續擴張步伐可能放緩,這也反映在新增出口訂單指數連月疲弱。
針對新台幣匯價先前波動,財政部表示,新台幣升值確實限縮以新台幣計價的生產價格與外銷訂單增幅,加以全球製造業前景不明,拖累售價與需求面等指標,這也使得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轉為代表衰退的藍燈,是15個月來首見。
財政部也特別針對機械出口發布專題,強調受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和鄰近國家競爭衝擊,機械出口已連續兩年衰退,去年出口值241億美元創近四年新低,占出口比重更降至5.1%的歷史低點,且前景展望尚不明朗。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