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貿易協議引發熱議,汽車關稅下調至15%,日本車廠股價因此飆漲,卻也讓美國車廠不滿待遇不公。儘管如此,市場反應正向,美系汽車股同步上揚,投資人期待未來與歐洲、北美夥伴談判能迎來轉機,政策走向備受關注。
美國總統 川普:「我剛剛簽了史上最大的一筆貿易協議,我想可能是跟日本簽的史上最大一筆。」
美日最新貿易協議,引發全球車市關注,對日進口汽車關稅從原本的25%降至15%,直接讓日本雙田汽車股價單日飆升超過10%。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見其成。
德國之聲新聞記者 Kate Ferguson:「美國車廠感到不開心,因為他們覺得現在待遇比日本車廠還差,他們目前還得付25%的外國零件關稅,而且現在的供應鏈超複雜,美國幾乎沒有一台車是百分之百『美國製造』,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像是日產、本田、豐田,反而比他們享有更好的待遇。」
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和斯泰蘭蒂斯,對這項協議表達強烈不滿,認為美國車輛在北美組裝,使用大量美國本土零件,依然無法享有關稅減免,反而讓幾乎完全在海外生產的日本車獲得優惠待遇。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也指出,目前情況對美國本土產業與勞工極為不利。
CNBC分析師 Ron Insana:「GM第二季因為關稅損失了超過10億美元,還說全年可能會損失到50億,甚至60億美元,這對美國車廠來說,是個非常巨大的衝擊,絕對會讓他們吃不消。而且這些關稅是會帶來通膨壓力的,不過現在我們還沒看到影響,是因為很多美國公司早在關稅上路前,就先大量進貨了,所以真正的影響可能要等到秋天或冬天。」
儘管車廠表達憂慮,但市場反應相對樂觀,投資人解讀關稅政策可能轉向,未來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談判也有機會鬆綁,美系車廠將受惠,帶動美國汽車股價同步上揚。分析指出,儘管非直接利多,但有望為整體產業帶來結構性政策改善。(記者陳鳴駿、陳怡蓁/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