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台股於高檔湧現賣壓,22日收盤時失守23,000點。證期局局長張振山22日對此仍表示樂觀,認為不用太擔心關稅問題,原因有二,一是台股還在23,000點上下,二是證交所、櫃買皆對個別產業關稅衝擊進行過評估。
張振山是在參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聯合揭牌典禮,接受採訪時做了上述表示。
張振山說,關稅議題國際上有一個趨勢,「台灣的位置應還好」,市場擔心會被課徵32%稅率,櫃買、交易所都有分析個別產業關稅衝擊,現在看起來還好。
金管會也說明,台股基本面並未改變,截至6月底本益比約17.78倍,現金殖利率達2.96%、加計股票股利為3.05%,上市櫃公司今年截至6月底累計營收約22.85兆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75%,為歷年同期最高。
公股行庫也看好台股後市,因AI時代已展開,後續人型機器人、AI Agent及邊緣AI等題材,皆顯示AI產業發展前景正面,預期台灣相關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本次科技革命浪潮,加上相關企業財報、財測皆相對正面。
惟須注意川普關稅所帶來不確定性、新台幣匯率走勢及企業後續財報表現。行庫主管強調,隨逐漸步入除權息旺季,除持續關注川普政策方向及全球經濟數據外,最新的台股投資操作策略,將於除息後,視個股產業展望及股價走勢適當調整以持盈保泰。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