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目前對進口鋼鋁課徵50%關稅、對汽車徵收25%關稅,還有預計8月1日上路的銅礦50%關稅,而藥品跟半導體關稅則是川普下一輪目標,讓台灣等亞洲國家「皮皮挫」,他還揚言將對藥品徵收200%關稅,逼得各大藥廠考慮要不要將產線牽到美國。
美國總統 川普(07.08):「若藥廠必須將藥品和其他東西運進美國,這些都會被課非常高的關稅,稅率可能是200%。」
雖然還沒定案,但美國總統川普喊出的駭人稅率,逼得部分業者只能乖乖聽話。
《路透》記者:「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計劃2030年前,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
英國、瑞典合資的製藥大廠AZ,將在美國擴大研發與生產基地,目標是實現2030年營收達800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美國市場。不過執行長表示,這不全然是關稅的原因。
阿斯特捷利康執行長 Pascal Soriot:「實際上這個時間點,也和我們研發產線的進度有關,近期幾項新產品獲得好成果。關稅確實加快做出決策的速度,也進一步吸引企業來投資,我們正在把握這些機會,擴展我們的業務。」
如今焦點都放在對等關稅,往往忽略了產業關稅的危險性。英國媒體《經濟學人》報導,川普對產業關稅的堅持,比起對等關稅強硬許多。
美國總統 川普(05.30):「我們將把美國的鋼鐵關稅,從25%提高到50%。」
美國總統 川普(07.08):「我們之前定了汽車關稅,現在輪到銅、礦了。」
具備先進產業供應鏈優勢的國家更是首當其衝,尤其半導體跟藥品。2024年年底到7月中,台灣半導體關稅上調幅度是所有產業之最;對新加坡來說,則是藥品關稅的調整幅度最大。7月底川普給出藥品跟半導體的關稅風暴,勢必不可輕忽。(記者 林文浩、鄧邦貫/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