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川普關稅戰升溫全球警戒 台灣力拚成美國供應鏈「戰略VIP」
美國國旗。(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美國國旗。(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川普陣營推動的高關稅政策進入延長賽,近日再度引發全球經濟體高度警戒,在主要貿易夥伴稅率調整與談判策略愈發清晰,台灣是否能在關稅的變局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供應鏈中關鍵一環?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明芳,在《台灣大時代》節目專訪上深入剖析。

「讓美國再次偉大」策略 成多國關稅迎合的談判籌碼
川普正積極以「MAGA」為出發點,透過關稅談判重塑國際貿易規則,實踐「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主張,蔡明芳指出,其核心為促進本土投資與就業,要求各國透過開放市場、購買美國商品,提振美國的經濟,並強化供應鏈安全。此舉對台灣而言,儼然成為考驗同時也是機會。

光是近期美國與多國關稅談判觀察,印尼自32%降至19%、日韓維持25%、歐盟30%、加拿大35%,展現美方正以市場開放與對美貢獻為交換條件,調整稅率;越南開放美國商品市場的案例,正是迎合此一策略的具體反應。蔡明芳解釋,美國對於談判對象期望明確,只要到美國投資或大量購買美國商品。

去中化與洗產地風險控管 台灣表現良好具優勢
相較於東南亞國家,台灣人均所得較高,具備更強購買力,更有直接赴美投資的能力,在美中貿易戰後積極調整產業佈局,部分高科技企業早已布局美國,深化台美經濟關係的核心力量。其次,台灣近年大幅減少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從最高逾四成降至三成以下,對美直接出口占比持續上升,成為美方信賴的供應鏈夥伴。

川普政策打擊「洗產地」行為,若越南產品涉中國產地轉換,透過第三地轉口至美國的產品,即課徵高關稅,也就是稅率下調,涉入洗產地問題,稅率會飆升至40%以上。

蔡明芳提到,台灣政府已與美方展開合作,強化防堵洗產地的措施。早在2018年起即啟動供應鏈重組,不僅金融曝險降低,製造端也逐步撤出中國,轉往印度、越南等地,強化產地認證與貿易透明,符合美國對貿易誠信的高度要求。

美國內部分歧與全球通膨壓力 政策制衡與彈性取得平衡
在美方關切的「八大非關稅作弊行為」中,包括洗產地、匯率操控與產業補貼等,台灣表現亦相對穩健。台灣雖不涉過度干預匯率與不當補貼,但仍應審慎因應美方可能擴大調查與規範。

儘管川普對外強勢,面對關稅升溫可能帶動通膨、美債籌資與消費信心動盪,其內部決策機構存在分歧。像是財政部長主張著重市場穩定、商務部偏好鼓勵外資投資;而鷹派的貿易代表葛里爾,則堅持國安優先為前提,主張戰略脫鉤。美方近期重啟輝達H20晶片銷中引發矚目,亦反映政策調整空間,試圖在制衡中國與控制通膨之間尋求平衡,蔡明芳認為,美國仍將依技術敏感性,區分產品層級進行有節制的開放。

台灣鞏固供應鏈地位 強化對美方合作
新一輪關稅戰的變局下,台灣需穩健控管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也該積極強化與美方的制度性合作,展現產業升級與規範遵循的誠意。蔡教授認為,台灣已逐步從過去依賴中國工廠,轉型為能夠獨立出口、具備完整製造能力的供應鏈中樞,未來若能持續深化對美投資與市場整合,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中關鍵的「戰略VIP」位置。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非凡電視台「台灣大時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wTDeTdtus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