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18年起對中國發動關稅戰後,「脫鉤說」持續在市場縈繞,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對等關稅,目的之一也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大陸央視專訪表示,全球供應鏈不可能徹底脫鉤,美國無法靠自己生產所有東西,不夠明智也沒有必要。
他也強調,中美可以找到一種競爭與合作共存的方式,讓輝達這樣的美國公司,繼續在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黃仁勳近日成功說服白宮開放特供版H20晶片出口中國,也獲邀首度出席北京鏈博會,期間多次盛讚中國經濟與科技發展。這是他年內第三度訪中,展現對中國市場的積極度。
央視「面對面」20日晚間播出黃仁勳專訪,他表示,中國經營世界最大的供應鏈之一,規模度、複雜性、多樣性、產品類型、技術水準,及參與其中的公司數量無疑可說是偉大的奇蹟,中國也為其他供應鏈製造設備、控制系統和零組件。
黃仁勳表示,供應鏈源於許多公司一起參與產品製造的想法,將各地公司、各個國家的專業能力整合起來,最終產品將比自己做的產品好,而不是「什麼都自己做」。他強調,美國不會靠自己生產所有東西,不夠明智也沒有必要。
黃仁勳認為,不管發生什麼事,全球供應鏈不可能以某種方式完全脫鉤,供應鏈系統非常複雜、彼此相連,這也正是供應鏈美妙所在,相互依存是必要條件,也是良性狀態,可以提供更多產業韌性。
黃仁勳還說,供應鏈的初衷是為了提升敏捷性,目前環境充滿變動,將比過往任何時候「更加依賴」中國供應鏈的專業能力。
他並表示,輝達在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夥伴與客戶,希望可以持續為他們提供服務。他也樂觀認為,中美可以找到一種競爭與合作共存的方式,讓輝達這樣的美國公司可以繼續在中國市場繁榮發展、提供服務。
此外,黃仁勳再次稱讚中國的科技創新與華為。他說,中國創新步伐沒有辦法被阻擋。華為是一家兼具創新、規模、實力的公司,不管有沒有輝達,中國AI市場都會向前進,如果輝達不在這裡,華為也可以找到出路。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