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對等關稅大限腳步逼近,各國搶在短短十幾天內,跟美國達成合理的貿易協議,儘管日本跟美國談了好幾輪,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稅率可能就照信件上的進行,暗示協議恐怕破局;川普也重申跟印度快要談好了,還有150多個與美貿易量較小的國家,將統一課徵10%或15%關稅。
美國總統 川普:「只要我發出一封信,那就是一筆協議,就是這樣一筆協議,他們總是不願意承認,一直問我『到底談成多少筆』,其實最簡單的協議就是一封信。」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其實根本不用問幾個國家談好了協議,因為信上寫好的稅率,就是他心中的解答,而後續的過程只是在殺價,並表示有超過150個沒跟美國談判的小國家,因為貿易量不大會直接寄出關稅通知信,統一徵收10%或15%。至於英國、越南、印尼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已經快要談成,川普給出這樣的暗示。
美國總統 川普:「接下來可能會跟印度再簽一個,不確定,我們還在談判。」
除了印度,川普宣稱跟歐盟進展也相當不錯。另據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報導,印度、台灣跟瑞士到目前都還沒收到關稅信,代表接近達成協議,有望在未來幾周宣布。而談了好幾輪的日本,恐怕只能默默吞下信上訂好的25%稅率。
美國總統 川普:「我想我們很可能會直接執行寄給日本那封信上的稅率。」
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下滑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衰減,其中美國對日本加徵25%汽車關稅跟50%鋼鐵重稅,雙雙面臨最大出口跌幅。
朝日放送電視台主播vs.同志社大學教授 三牧聖子:「(實際上日本的汽車製造商會因為這次關稅被提高,就真的轉而在美國生產汽車嗎?)對於這一點有很多質疑聲音,因為現在美國正面臨通貨膨脹,人力成本也相當高,而且在川普政權之後,如果2029年換另一位總統,政策可能會出現變化。」
川普關稅戰終極目標就是要逼業者把生產線遷到美國,但製造商來說,要在當地大規模設廠、轉移生產基地,還是支付因關稅而暴增的成本,或是乾脆撐到川普卸任,權衡其中利弊實在是難上加難。(記者林文浩、李芷螢/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