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15日表示,將採取多元策略並進,協助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達成打造亞洲NASDAQ、引領永續再創企業價值、拓展商品國際化、打造國際級品牌、拓展資產管理商機、落實普惠金融等六大目標。
林修銘15日參加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以「根留台灣,留財引資壯大資本市場」為題演講,強調台股基本面佳,深具投資價值,證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產業的2024年營收,創41.8兆元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營收21.94兆元,年增13.82%;2024年稅後純益3.83兆元,創近三年新高,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1兆元,季增21.95%,繳出亮麗成績單。
台股市值全球排名第11大,成交值則是全球第13大,台股去年漲幅達28.47%,僅次於美國那斯達克,在全球主要市場排名第二,台股近十年指數上漲的報酬率超過2.6倍,2024年的成交值則達100兆元,十年來增加3.3倍,這十年是台灣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日均值則有4,124億元,創史上新高紀錄。
至於定期定額投資在去年達1,625億元、盤中零股交易達1.48兆元,開戶交易則有1,345萬人,普惠金融已見成效。
林修銘說,去年31家企業申請上市,36家企業新上市,IPO籌資金額427.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成長率也優於全球平均值,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大約3成以上屬於綠能環保、數位雲端等相關新經濟產業,IPO質量與國際並駕齊驅,不同過去重資產的屬性。
至於上市ETF,資產規模3.95兆元,十年來成長18.2倍,加計上櫃整體規模達6.4兆元,增幅高達36倍,遠高於世界平均的成長5倍,到今年6月底,ETF受益人則達1,303萬人,許多國外交易所感到羨慕。
為壯大亞資中心,證交所推六大策略:一、推升創新版,打造亞洲那斯達克;二、啟動淨零轉型,引領永續再創企業價值;三、拓展商品國際化;四、開拓交流,打造國際級品牌;五、優化證券商服務,拓展資產管理商機;六、科技驅動創新,落實普惠金融。
林修銘說,要打造的創新板要具有台灣產業特色並成為亞洲NASDAQ,因此聚焦於數位、綠能、生技、AI及其應用等領域,引進指標性廠商、吸引國際性公司來掛牌,目標鎖定東協及美企。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