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大而美法案日前順利通過,當中嚴格規範中資背景的太陽能產品銷往美國,加上美國政府對東南亞四國祭出重稅,嚴打太陽能洗產地,使得美國出現高達9成以上的太陽能模組與電池供應缺口,市場看好,台灣模組廠
日照產生電力,從加州到喬治亞州、緬因州,過去20年裡,全美國有500多萬戶家庭在屋頂加裝太陽能板,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大而美法案日前順利通過,當中規範中資背景太陽能產品一律禁止銷往美國,使得美國出現高達九成以上太陽能模組與電池供應缺口。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綠能中心主任 余適伯:「它縮減了IRA的稅率補助,到2026年的7月4日就砍掉了,所以說造成的效應就是短期內,可能就是會刺激相關的進口,第二個限制則是它針對於國外敵意的能源供給,第三個部分則是完完全全針對於來自於中國的太陽能材料,未來多出來的缺口勢必需要填補,這邊的確讓台廠有相對的成長空間。」
美國綠電缺口擴大,加上對東南亞四國祭出最高3521%重稅,嚴打太陽能洗產地,讓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倒閉潮之後,台灣模組業者
業者強調後續要觀察大而美法案全力支持石油業,對清潔能源產業的影響,以及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出爐充滿變數,但在全球太陽能供應鏈面臨重組之下,對產品價格回歸正向循環有正面幫助。(記者曹再蔆、詹明樺/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