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新一輪財報季即將開跑,包含摩根大通、美銀、高盛等六家大型銀行,將率先集中在周二和周三公布財報。由於這次分析師預估普遍保偏向保守,外界看好一旦企業交出亮眼財報,就有望再次推動美股漲勢。
Seymour Asset Management創辦人 Tim Seymour:「我認為投資人會願意繼續為成長股買單,當然銀行業不像科技業會有大幅成長,但我仍認為有些領域會有比預期更大的成長,所以投資人正在評估他們對哪些領域的成長有信心,哪些領域則可能付出過高代價。」
美國企業將從這周開始,陸續公布第二季財報,由摩根大通、花旗等金融股打頭陣,串流平台龍頭網飛也會在周五揭曉上季業績。整體而言市場期待不高,根據彭博數據,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預估上季獲利成長2.5%,將是2023年中以來最低,全年獲利成長預測也遭到下修。
Northwestern Mutual投資長Brent Schutte:「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財測,雖然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大家會想知道,關稅對每家公司的實際影響是什麼,這就是接下來的重點問題。」
市場聚焦於關稅壓力是否會體現在毛利率上,以及企業主管對8月1日後關稅新情勢的看法,如果不確定性導致企業暫停預測,或偏向保守,可能引發股價下修,同時,投資人也關注企業是否能支撐目前偏高的估值。
Northwestern Mutual投資長Brent Schutte:「投資人這幾年非常重視盈餘預測的上修,這也是驅動股價的重要因素,但總有一天大家會開始關心,我們到底為這些上修付出了多少代價,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考慮安全邊際、估值,並關注接下來的總體經濟逆風,這些可能會更有利於國際股票,甚至是小型與中型股。」
不過分析指出,由於市場預期門檻低,反而讓企業更容易有優於預期的表現,只要基本面穩健、盈餘持續成長,再加上科技巨頭的AI支出提供動能,仍有機會推動大盤延續漲勢。(記者魏嘉瑢、李芷螢/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