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挑戰重重 秉持初衷發展成南臺灣建築品牌
在高雄這片蓬勃發展的土地上,華友聯集團秉持「以住戶為本」精神,翻轉傳統對房地產業的想像。從市地重劃起家,自2008年成立建設部門以來,董事長陸炤廷「買房不是終點,而是美好生活的起點」這句話,讓一間三人小團隊起步,如今已成為南台灣深具口碑的建設品牌。
回憶創業初期,陸炤廷坦言挑戰重重。最初,創建建設部門時,公司人手不足,資源有限。他自小耳濡目染父親,從事重劃事業的陸紀康總裁親力親為的工作態度,讓他以邊做邊學的方式踏入建築業。早期從透天住宅起家,面對品質與成本間的拉鋸,他選擇堅守品質、不妥協,奠定穩健的基石。
▲董事長陸炤廷親力親為,堅持創業初心,擁抱數位科技與創意思維。(圖/記者黃柏凱攝)
建築業導入生活風格 跳脫傳統建設框架
在業界普遍還不太重視售後服務的年代,卻反其道而行,約15年前即啟動三年室內保固服務,更積極舉辦住戶活動、歲末補漆,逐步建立起與住戶長期信任關係。陸炤廷自信地說,「我們希望房子不只是產品,而是一段生活的起點。」
面對新世代消費者的習慣轉變,集團積極擁抱數位科技與創意思維。從建築設計的實用與美學並重,到與知名建築師、燈光與公設設計師的深度合作,每一個細節都不馬虎。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華友聯搶先業界踏入自媒體領域,發展短影音內容,進軍抖音平台,讓建築業也能與娛樂產業接軌,重新定義大眾對建設公司的想像。
房市政策風暴下 穩定經營的堅持哲學
十多年來,華友聯歷經金融風暴、房地合一稅、限貸令及七波打房政策。陸炤廷坦言:「在政策壓力的迫使下,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管理資金與評估市場趨勢。」這讓擔任過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的他,更能深刻體會產業責任所在。
「外界常以為房市榮景對建商都是利多,事實上地價飆升、缺工缺料、人才流動,才是我們每天面對的壓力。」他直言不諱,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堅持創業初心與穩健發展的企業哲學。
建築是人與生活的連結 用心拉近與住戶間距離
「蓋房子是一輩子的良心。」是父親陸紀康總裁對他的提點,也深深烙印在華友聯品牌文化中。從建案規劃到施工落實,堅持實用與美感兼具,從住戶角度出發,打造真正能夠安身立命的居住空間。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把住戶當作家人來經營關係。」無論是親子共學課程、社區活動,或是大型住戶派對,華友聯希望住戶能感受到家的溫度,彷彿參與一場永不落幕的生活盛宴。
在陸炤廷的帶領下,華友聯集團不僅建造房屋,更建構生活方式。他們不以銷售為終點,而是視居住體驗為起點,讓人們從踏入新家那一刻起,展開一段有溫度、有故事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