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對外貿易新一輪關稅政策,到底會課徵多少?對上市櫃公司實際影響是什麼?再加上台幣這三個月來急升超過10%以上,未來還會繼續走強嗎?
非凡新聞台《台灣大時代》節目邀請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深度解析,帶投資人掌握多重總經變數下的未來趨勢。
比照日韓? 25%上下是市場可接受範圍
黃詣庭分析,從4月2日解放日到現在,英國率先完成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僅有10%的稅率,但台灣要取得與英國相同的優惠幾乎不可能,因為英國對美國是大量入超的貿易夥伴,台灣無法比擬。
相較之下,越南談成20%,若以轉口貿易則高達40%。整體來看,台灣最有可能比照日韓模式,落在25%上下,這是目前產業與市場相對能接受的範圍。若最後結果接近20%,可能激勵股市慶祝行情;若仍接近原本32%的高點,修正壓力恐加大。
急升後央行提醒:預期心態要收斂
另一方面,台幣在第二季升值幅度超過10%,比韓元升值還明顯。央行也示警:受拉貨效應與出口暢旺影響,上半年經濟表現亮眼,下半年若出口回落,GDP可能下修,投資人對於台幣「持續強升」的預期要保守。
黃詣庭也指出,若美國9月如預期降息,美元將續弱,對台幣仍是支撐力道;但因出口與景氣變數交錯,後續升值空間仍需觀察全球通膨與央行動向。
出口業獲利恐面臨雙重挑戰
對上市櫃企業而言,台幣升值與關稅政策等於雙重挑戰。黃詣庭說,若企業完全沒有避險機制,且營收多以美元計價,單就匯損可能就吃掉 10% 的獲利,影響不可小覷。
但他也強調,許多公司已透過報價調整、避險工具或海外生產因應,只要不是短期內急升,對營運面的衝擊可隨時間逐步消化。投資人更需從第二季財報,檢視不同公司面對匯率波動的抗壓能力。
關鍵在美國降息與AI產業支撐
展望下半年,黃詣庭認為,美國若9月如期啟動降息,美元走弱,科技業為主的那斯達克與台股有望迎來資金行情。但要留意,美股處於高檔,短期內不排除拉回修正。
他指出,台股目前本益比約15倍,處於合理中性區間;遠期本益比更只有13倍,搭配AI應用與雲端基礎建設需求續強,仍是中長期支撐台股的重要動能。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非凡電視台《台灣大時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wK2VcYdbQ&list=PLSg6_lakxpXEPrwWh3AIPF26AburXefiP&ind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