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因應美國關稅豁免即將到期壓力,全球客戶積極備貨,帶動今年台股上市櫃公司6月、第二季及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步寫下歷年同期最強紀錄,分別為3.92兆元、11.93兆元與23.45兆元。惟法人認為,從台積電第二季逐月遞減等跡象顯示,拉貨潮效應減弱,下半年台股營收將保守看待。
川普於4月2日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客戶加快腳步拉貨,尤其以景氣明朗的AI相關供應鏈最為受惠,帶動上市櫃公司6月、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全面爆發。
壽險業因新台幣狂升值,等待金管會核准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結果,使上市櫃公司的營收獲利公告遲至晚間10點30分最後一家新光金才出爐,且因匯損、避險成本提高拉低營收表現、金融商品評價損失等因素,國泰金6月合併營收首次出現負數17.21億元,但營運仍有獲利,稅後淨利71億元。
新光金則為負444億元,新光金公告表示,主要是受新台幣升值影響,並非實際損失,公司以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611億元補強。
統計顯示,上市櫃公司6月合併營收達3.92兆元,超越2022年6月的3.85兆元,寫史上最強6月,月減0.75%、年增7.30%,並高達61家創新高,優於5月的56家及去年同期的58家,來自關稅的拉貨效應。
上市櫃公司第二季合併營收11.93兆元,季增3.47%、年增10.25%;上半年合併營收23.45兆元,年增13.52%,均寫歷年最佳。
6月營收成長最亮眼為綠能環保類,月增48.4%及年增37.6%,百貨與水泥類相對低迷,雙雙月減與年減,百貨類衰退幅度頗大,是6月表現最為清淡的族群。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